(原标题:华林证券半年报“大丰收”?原粤开证券总裁接棒董秘引热议)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8月22日晚间,华林证券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35.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大增172.72%,成绩斐然。与此同时,华林证券还公告了高管变动情况,聘任原粤开证券总裁姚松涛担任董事会秘书,原董秘谢颖明因工作调整不再兼任,但继续担任执委会委员。这一系列动态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业绩高速增长,业务多点开花
华林证券上半年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以及公司科技战略转型的成效。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为华林证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华林证券深化科技金融转型战略,有效助力线上业务拓展,驱动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同时权益类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上升,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华林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自营业务、投行业务三大业务在上半年均实现大幅增长。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4.92%,其中线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7%,权益基金销售额同比增长113.75%。这得益于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抓手,持续完善用户投资决策、交易操作、资产配置等全链条需求,推动App产品核心功能的深度迭代,客户黏性显著提升。
自营业务实现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9.57%。公司持续秉持“精品”投资策略,通过自研的金融大模型进一步准确把握行业景气度与个股估值情况,为自营投资与客户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借助量化数据分析工具精准把握择时与做市交易机会,紧跟投资交易趋势,在上半年债券市场震荡行情下,依托先进科技平台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化捕捉交易机会,债券定价及销售能力持续提升。
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虽仅816.7万元,但同比增长66%,显示上半年有少量承销项目落地,业务发展呈上升趋势。不过,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79.4万元,反而同比下滑约46%,反映存量资管规模继续缩减,公司在该业务板块或需进一步优化策略。
高管变动引关注,人事更替频繁
在业绩增长的同时,华林证券此次的高管变动也备受瞩目。新聘任的董事会秘书姚松涛拥有深厚的监管和行业背景。他曾在证监会广东监管局任职近16年,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并曾挂职广西金融办副主任,后在金融企业担任高管,包括出任粤开证券总经理并任董事,2024年7月加入华林证券执委会。姚松涛的丰富履历使其兼具监管视野与券商高管经验,人脉关系广泛,熟悉南方券商和地方金融圈,这有助于华林证券强化合规内控和拓展新业务领域,其对合规风控的高敏感度,或能助力公司在合规方面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华林证券近年来人事更替频繁。自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首席执行官位置已经历6次更换,合规总监和财务总监等关键岗位同样“高频换将”,2019年至今先后有5位不同人士担任合规总监、6位担任过财务总监。这种频繁的人事变动,或对公司战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产生一定影响,也引发外界对公司治理的关注。
华林证券由林立家族高度控股,这种股权结构使公司被称为“国内首家家族式券商”。家族主导在一定程度上便于战略决策的快速推进,但也带来了治理上的争议,如频繁暴露的合规与内控问题。据统计,2024年初至今,华林证券共有17个违规记录,违规领域覆盖资管、经纪、信息披露、风控、投行等多个方面。频繁的人事变动与合规问题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如何在家族控股背景下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合规管理,是华林证券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费用增长与资产质量分析
从财务数据来看,华林证券上半年营业支出同比增长约18.6%至4.37亿元。其中人员成本约1.659亿元,同比增长7%,基本随业务扩张正常增加。管理费用中电子设备运转费飙升约66%,反映公司在IT系统和金融科技方面投入大增,这与公司的科技转型战略相契合,科技投入虽有利于长期竞争力提升,但短期内大幅摊销成本也压低了利润。同期业务宣传费涨幅逾1.5倍,显示公司在市场推广、客户获取上投入显著加码,而这些支出能否转化为相应的业务回报,还需时间验证。
在资产负债表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融出资金约46.78亿元,较年初减少约10%;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期末增至13.00亿元,较年初增长约33%。这类业务存在潜在风险,不过上半年公司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为-175.1万元(即转回),而上年同期计提110.2万元,表明整体资产质量尚可,未发生大额坏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