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渤海财险两位总助晋升为副总!曾四年流失四副总,两年空窗终破局)
【来源:机构之家】
机构之家注意到,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财险”)官网最新信息显示,公司原总经理助理梁凯、宁宇的职位头衔已双双变更为副总经理。这一变动标志着渤海财险副总经理职位在空缺近两年后终于获得填补。
老将梁凯与女将宁宇形成副总新组合
履历显示,现年56岁的梁凯是典型的“渤海系”高管。研究生学历,职业生涯与渤海财险密切相关。早在2010年,梁凯就加入渤海财险,至今已服务公司近十五年。梁凯自2018年6月起出任总经理助理,2022年4月接任董事会秘书,2024年6月又兼任首席风险官,凸显了他在公司治理架构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升任副总后,其余职位均得以保留。
图中人物系 梁凯
与梁凯的内部成长路径不同,宁宇则是一位从关联险企引进的“外援”。这位50岁的保险女将,2023年才加入渤海财险,并于同年获批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此前曾先后担任恒安标准人寿团险渠道总经理、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团险事业部总经理等职。
图中人物系 宁宇
回顾渤海财险的副总经理变迁,2019年,公司曾呈现出“四副总并立”的架构。彼时,时年56岁的刘天赋与51岁的王革均于2016年11月出任副总经理,属于资深高管序列;而当时43岁的张国威与44岁的乐晓威则于2019年出任,为管理层注入了年轻力量。
然而,这一格局并未稳固。刘天赋2020年二季度率先离任,张国威也于2021年四季度告别职务。随后,乐晓威与王革又分别于2022年第二季度退休和2023年第三季度离任。一年一位,四年间四位副总相继离开,此后,这一关键管理岗位竟陷入长达近两年的空缺,暴露出公司在高管梯队建设与组织连续性方面存在的深层挑战。
目前,两人晋升并未带来高管团队的数量变化,但由此产生的总经理助理空缺有待后续补位。从技术条线来看,王学力(财务负责人)、何树一(总精算师)、马力(合规负责人)及赵虹(审计责任人)等关键岗位目前仍保持相对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渤海财险此次总经理助理获擢升为副总经理前,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大关键职位已相继完成更替。2024年2月8日,监管批复核准,刘振宇出任公司董事、董事长,庄启飞不再担任董事长及董事职务。今年3月13日,总经理人选亦尘埃落定——陈韶峰经董事会审议并通过监管核准,正式担任渤海财险总经理。
而这两位新任董事长与总经理均具备深厚的“泰达系”背景。现年52岁的刘振宇除担任渤海财险董事长外,目前同时出任天津泰达投资控股副总经理,并任泰达国际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此前五年,他曾执掌恒安标准人寿,任党委书记、总经理。而现年46岁的陈韶峰,职业轨迹贯穿泰达国际控股、恒安标准人寿及恒安标准养老。
进一步股权穿透显示,恒安标准人寿持有恒安标准养老100%股权,而其实际控制人分别为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英国安本集团(Aberdeen Group plc),双方各持50%股权。而泰达国际控股同时还是渤海人寿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40.62%。这一股权关系,凸显出“泰达系”在天津地区金融布局中的系统化影响力。
三年修复未填单年亏空,分保高企凸显资本压力
渤海财险近年业绩呈现复苏态势,但基础仍显薄弱。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35.7亿元小幅下滑至2022年的33.75亿元后,于2024年回升至40.4亿元,与2018年基本持平。净利润表现则折射出更深层的转型挑战:2021年巨额亏损3.5亿元,2022年扭亏为盈实现0.34亿元,随后两年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0.47亿元和2024年的0.48亿元。
这一盈利改善的背后,是渤海财险持续推动业务结构转型的努力。车险作为主力业务,承保表现波动剧烈:2019至2024年承保利润依次为-4.52亿元、-1.46亿元、-4.69亿元、0.36亿元、-0.39亿元和0.33亿元,直至近三年才实现显著修复。与此同时,责任险、意外伤害险及健康险等非车业务正逐渐成长为新的增长点,但除意外险外,多数业务仍未能摆脱承保亏损局面,显示出其在业务结构调整进程中依然面临盈利平衡的挑战。
2025年上半年,渤海财险业绩呈现出"量利双升"的态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达2765.36万元,同比增幅31.1%。从承保表现来看,综合成本率为99.67%,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上升3.06个百分点,但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2.45个百分点,有效对冲了赔付压力,使公司整体仍维持承保盈利。投资端,财务、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提升0.41和0.51个百分点,共同推动了盈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