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保费创新高,净利略超花旗预期!中国人寿高质量发展仍需“加速跑”

来源:机构之家 2025-08-28 11:4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保费创新高,净利略超花旗预期!中国人寿高质量发展仍需“加速跑”)

【来源:机构之家】

8月27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601628.SH/2628.HK)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总保费收入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规模站上历史同期峰值。

不过,这一业绩背后暗藏压力。早在8月8日,花旗发布报告,对中国人寿启动30日的“负面催化剂观察”,主要忧虑利率持续下行将压制其盈利表现。报告指出,低利率环境可能加剧保险服务费用压力、侵蚀净投资收益,预计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仅5%、约403亿元。最终披露的业绩虽略高于花旗预测,但仍印证了机构对利润放缓的担忧。

此次中报同步披露了利润分配方案。截至2025年6月30日,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3870.70亿元。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现金股息每股0.238元(含税),以总股本282.65亿股计算,合计派现约67.27亿元。相较于2024年中期分红每股0.20元(含税),总计约56.53亿元,2025年在分红总额和每股分红金额上均有提升。

个险新单收缩、银保规模狂奔

在保费结构方面,首年期交保费812.49亿元,继续领跑行业。其中高价值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303.05亿元,占比37.3%,显示其长期保障型业务根基扎实。而在个险渠道,这一比例更是超过45%,凸显出业务品质的持续优化。

来源:中国人寿半年报

作为中国人寿的核心渠道,个险正站在增长的十字路口。上半年该渠道总保费4004.48亿元,同比增长2.6%。续期保费3265.63亿元、同比增长10.4%,成为保费增长的“压舱石”。然而,首年期交保费为640.85亿元,同比负增长24.3%。作为最重要的价值贡献渠道,个险首年保费的大幅下滑将直接冲击未来续期保费增长。应对新单收缩,分红险产品快速崛起,已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过半,成为提振新单增长的关键动力。

来源:中国人寿半年报

尽管新单“量减”,但“质增”初步显现:上半年,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9.5%,达到243.37亿元,显示价值创造能力有所提升。与此同时,按首年保费口径,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站上32.4%的水平。然而,若以友邦等国际同行相比,其整体价值率仍存在明显差距,折射出国内个险渠道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仍面临挑战。

来源:中国人寿半年报

而银保渠道则成为上半年一大亮点,总保费724.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7%。新单保费358.73亿元,飙升111.1%,首年期交保费170.32亿元,增长34.4%。产能提升尤为显著,银保客户经理人均产能同比上升51.8%,显示渠道效能正在发生结构性改善。

然而亮眼增速背后,依赖短期趸交拉动的隐忧不容忽视。该渠道首年业务趸交保费从去年同期的41.22亿元激增至186.41亿元,构成新单扩张的主要动力。这类业务价值率普遍偏低,虽迅速做大规模,但对保险公司长期价值积累的贡献仍较为有限。

投资稳健,偿付能力、合规承压前行

从投资表现来看,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2.78%;总投资收益达1275.06亿元,总投资收益率录得3.29%。在资产配置方面,债券、定期存款及债权型金融产品等固收类资产占比总体平稳,而股票与基金(不含货币市场基金)的配置比例由2024年末的12.18%提升至13.60%,显示出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有所增强。

来源:中国人寿半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偿付能力正处于缓步下行通道,这一压力主要源于市场利率波动、权益类资产配置规模增长等影响。2025二季度末,两项指标已降至139.54%和190.94%,较一季度末,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下降6.58和8.40个百分点。偿报预测数据显示,下一季度将进一步下滑至133.81%和183.29%,下行趋势仍未扭转。

来源:中国人寿半年报

此外,中国人寿二季度合规形势陡然严峻。当季行政处罚金额跃升至1582.25万元,较一季度的210.75万元激增逾六倍,较去年同期410.7万元亦大幅攀升,处罚类型以警告和罚款为主。其中,总公司因涉及多项反洗钱严重违规——包括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等,被中国人民银行单笔重罚752万元。同时,省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亦遭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采取监管措施达77项,合规压力呈蔓延态势。

来源:中国人寿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高管变阵仍在进行中

近两年,中国人寿高管正经历一轮深刻换血。2024年12月,蔡希良出任董事长,与自2023年11月起担任总裁的利明光组成新核心。5月,刘晖与阮琦同时进入执董序列,并分掌首席投资官与首席风险官等要职。此外,白凯、侯晋、袁颖也于近两年陆续履新,分别出任副总裁、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等职,新一代经营班子初步成型。

与此同时,老将陆续淡出:原董事长白涛于2024年3月卸任,杨红、赵国栋、胡锦等同期高管也在2024年相继离任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及财务负责人等职务。

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高管仍处于动态调整中。4月侯晋正式就任总裁助理,该任职已获金融监管总局核准。此外,经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伍健被提名为副总裁,目前其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核准。另一方面,原副总裁白凯因工作调动于7月离任,转赴中国太平集团任职,进一步凸显出险企间高层梯队重塑仍在进行中。

持续的人事换血,折射出在行业转型深化、市场竞争加剧的复杂环境下,中国人寿作为头部险企正积极通过组织迭代提升战略执行力。正如其二季度偿报所示,公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行业经营逻辑正加速重构、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加速。如何平衡新老交替的稳定与效率,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仍是其亟待深化的命题。

来源:中国人寿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太平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