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猪价14元/公斤,牧原却狂赚105亿,成本降到12元之下,秘密在这)
万物皆周期,对于生猪赛道来说更是如此。
在下行期煎熬了4年的$牧原股份(SZ002714)$牧原股份(002714.SZ),它已经成功穿越周期了。
8月20日晚,牧原股份提交了2025年中期成绩单,实现营收764.63亿元、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扣非净利润106.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34.46%、1169.77%和1115.32%。
它的盈利能力就快回到2020年时的巅峰时期:
20H1,归母净利润107.84亿元,扣非净利润108.11亿元。
这份经营业绩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8月21日,牧原股份放量大涨5.71%,盘中一度涨近9%,股价触及51.76元,创下2022年10月27日以来新高。
凭此,牧原市值重回2700亿,最新2742.86亿元,相较这轮调整底部位置上涨超过千亿。
这也再次证明“好公司是具有惊人的盈利修复和爬坑能力的”。
2025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共销售生猪4691万头。其中,商品猪3839.4万头,仔猪829.1万头,种猪22.5万头。
这里边生猪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4.84%,商品猪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2.48%。
不过,今年上半年,牧原商品猪价格稳定在14-15元/公斤,整体较上年同期要低:
你看啊,2025年1-6月,价格各为14.76、14.3、14.66、14.52和14.08元/公斤;
2024年1-6月,价格各为13.84、14.24、14.8、15.52和17.73元/公斤。
(这里边1-2月合并统计为一个价格)
2024上半年,商品猪价格持续走强之下,牧原得以扭亏,不过利润也只有8个多亿。
而2025年以来,商品猪价格并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牧原股份利润却暴增超11倍,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
一个是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一个是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
其中,后一因素明显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分量。不然,生猪成本上升,它走向的另一端就是:
卖多亏多。
那牧原的养殖成本下降有多厉害呢?
年初至今已按照公司的预期下降,从1月的13.1元/kg逐月下降至7月11.8元/kg。
注意,这里说的是逐月哦。
牧原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是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协同发力,具体有以下三点:
一是种猪育种方面,品种的改良、育种水平的提升推动着成本的下降;
二是生产成绩改善与单位期间费用下降;
三是对于员工的培训赋能及一线管理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公司内部成本离散度明显收窄。但仍存在一定差异,当前部分优秀场线能够将成本降至11元/kg以下。
这使得公司实现了关键生产指标的稳步提升及内部成本方差的持续缩小。
牧原表示,后续公司会整合内部资源,搭建培养体系,帮助落后场线快速扭转业绩;做好部分落后场线的生猪健康管理、疾病净化,不断提升健康水平,挖掘猪群生长潜力。
通过这些措施来带动后续整体成本的下降。
牧原的目标是:全年平均养殖成本降到12元/kg,年底计划降至11元/kg。
如若生猪价格持续保持稳定的话,这意味着下半年牧原的盈利能力还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