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发布“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到2027年民营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
4月17日,湖北省举行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上发布《湖北省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力争到2027年全省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左右,民营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增加值达到4.5万亿元。
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4年,湖北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3.94万亿元;卓尔控股、九州通等14家湖北民企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七年稳居中部入围数量之首。全省8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诞生于民营领域,9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由民营企业培育,41家湖北民企跻身全国研发投入千强榜,创新浓度位居中部榜首。
此外,2024年湖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突破4874亿元大关,占据外贸总额的七成;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10万户,连续四年保持百万级增量。
《方案》通过20条举措充分激发湖北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在提升民营经济贡献度方面,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每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0万户左右、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万人以上。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两新”,到2027年,民营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0家以上、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0家以上,民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滚动发布面向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清单。支持民营企业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投融资政策和工具。
在扩大市场开放活跃度方面,持续清理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的政策措施。培育引导100家以上重点民营企业深度嵌入全省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民营企业融入国控、楚象等供应链,力争吸引上链市场主体达到100万户、年撮合交易额3000亿元左右。积极应对美国加征关税不利影响,紧盯非美市场拓展多元出口,全力做强离岸业务。
在畅通要素流通便利度方面,用好政府主导的7000亿元投资基金群。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股权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到2027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经营性贷款比重提升至25%、净增贷款5000亿元左右。优化绿电消纳和市场交易,充分满足外向型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到2027年,全省新增能耗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占比60%左右。
在提高市场竞争公平度方面,推广“鄂企通”等平台,实现金融、财税、科技等普惠性政策直达民营企业。定期开展全省招标投标制度清理,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条款和不合理限制。2025年底前建成省招标投标智慧监管监督平台,在政府采购中依法优先向民营中小企业采购商品或服务。
在完善社会信用透明度方面,完善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推动信用数据应用共享。探索“信用+政策”模式,对守信企业给予用地审批优先等激励措施。强化失信约束惩戒,按规定公示大型企业逾期未支付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款项信息。
在增强政商关系亲清度方面,推进民企纾困解难降本,2025年力争降低各类成本1000亿元以上,2027年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到12%左右。妥善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全面排查机关事业单位拖欠账款,指导国有企业加大债务清偿化解力度,强化拖欠账款投诉处理和信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