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天有为申购:利润三年增长两倍,智能座舱相关业务已成公司核心增长引擎

来源:挖贝网 2025-04-14 17:18: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天有为申购:利润三年增长两倍,智能座舱相关业务已成公司核心增长引擎)

2025年4月14日消息,天有为(603202.SH)于今日正式开启申购。公司发行价格为93.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3.5倍。

招股书显示,天有为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

目前,天有为的客户囊括诸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包括:现代汽车集团(包括其下属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等)、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其中,现代集团是天有为近三年第一大客户。

此次上市,天有为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37.40亿元,将主要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与现代、比亚迪保持良好合作利润三年增长两倍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天有为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亿元、34.37亿元和44.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7亿元、8.42亿元、11.36亿元。其中,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为2022年的2.86倍,接近三年增长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天有为这一利润增长速度是远超行业可比公司的。举例来说,天有为可比公司德赛西威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1.85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0.05亿元,三年时间增长了1倍左右;可比公司华阳集团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80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6.51亿元,三年时间增长了0.7倍左右。

从天有为招股说明书来看,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是其在报告期内,向现代集团、比亚迪等国内外领先的汽车企业的销售额实现了大幅增长。

2022年至2024年,天有为向现代集团的销售额分别为10.46亿元、18.15亿元、24.80亿元;向比亚迪的销售额分别为1.23亿元、4.07亿元、6.38亿元。

据了解,作为目前中韩两国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现代集团和比亚迪均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24年,现代集团全年销量为723.1248万辆,位居全球第三,其中在中国市场,现代集团子品牌起亚全年销售了248259台车,同比增长49.2%。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为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破百万辆大关,其中比亚迪纯电车型全球销量达41.64万辆,同比增长38.74%,连续两个季度蝉联全球销冠。

加码智能座舱领域 相关业务已成公司核心增长引擎

天有为并不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此次上市,天有为拟进军智能座舱领域,将投资6.93亿元建设智能座舱生产基地。

据了解,在汽车智能化的背景下,传统座舱向智能座舱全方位升级。目前,目前智能座舱显示行业细分产品主要包括驾驶信息显示系统(液晶仪表盘)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抬头显示系统(HUD) 、流媒体后视镜等。另据IHS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市场规模最大,合计将超过千亿规模。

在驾驶信息显示系统领域,天有为的业务拓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两项业务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46.01%和36.93%,已发展成公司的核心业务。

业务占比相对较小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业务被天有为划归为“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及服务”。但该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22年至2024年,天有为“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及服务”收入分别为8941.55万元、3.01亿元、5.23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240%。

综上所述,天有为发展智能座舱业务,并不是拓展一块全新的业务,而是在已经通过业绩验证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加码相关业务,或能在全球智能座舱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