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信证券:我国商业健康险收入未来有望抬升 建议关注行业龙头健康险公司)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行业加快推进医保支付下的商业健康险建设,预计相应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健康险价值贡献。此外,从公司角度来看,预计未来健康险规模的扩张有利于优化寿险业务负债结构,降低对利差型产品依赖,动态调降利差损风险,稳定保险公司价值水平。在中性假设下,该行预计到2028年,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有望从9700亿元提升至1.4万亿元。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的健康险公司。
国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老龄化加剧及医保收入增速放缓,提升医保支付改革必要性
根据国家卫健委预测,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此外,国内医保基金整体运行良好,但近年支出端较收入端扩张更快,加大医保运作压力。DRG和DIP均通过预先设定支付标准,将患者按一定规则分组,对医疗服务进行打包支付,使医院在固定预算内为整个诊疗过程提供服务,从而激励医院严格按照标准化临床路径实施诊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进而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效率。
医疗费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推动商业健康险的进化
DRG/DIP改革后,次均住院费用显著下降,导致患者自付费用显著低于普通商业医疗险免赔额,普通百万医疗险难以满足基本医疗保险需求。2023年居民医保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5%,而门诊费用同比上升5.5%,但百万医疗险仍以住院报销为主,门诊保障普遍缺失,进而削弱产品实用性与吸引力。此外,我国医保与商保数据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影响保险公司精准核保、定价及理赔效率,导致商保公司潜在超额赔付风险加剧。
普惠型保险角色加强,中高端医疗险供给放量
当前,我国慢性病及非标体人群规模庞大,在医保支付改革背景下,中长期医疗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该行认为,在当前医保支付格局变化的背景下,商业健康险的医疗补充功能进一步强化,商保有望迎来中长期稳健发展机遇。普惠型医疗保险保障补充功能凸显,通过扩展门诊保障、覆盖非标体人群,与基本医保形成错位发展。中高端医疗险凭借场景覆盖广、服务集成度高、客群定位精准的优势,成为承接品质医疗需求的核心载体。
医保改革压缩基本医保的支付弹性,倒逼商业健康险向“服务型产品”转型
展望未来,商业健康险核心机遇在于“产品与服务升级”及“数据与技术赋能”的两端突围。(1)产品与服务:加大非标人群产品研发,提高产品供给;打造服务生态,通过前端干预减低赔付风险。(2)数据互通:商保目录建设通过整合行业健康险资源,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实现从“被动赔付”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型的目标。未来,商保目录需进一步强化动态调整机制,探索与医保目录的联动,深化健康管理服务整合,填补多层次医疗保障缺口,促进“医+药+险”生态融合。
风险提示:保费增长不及预期;赔付水平波动;数据共享推进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