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度业绩再失速,健康元如何“对症下药”?)
对于业绩变动,健康元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集采降价、部分原料药价格下行及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等多重因素所致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在医药行业集采深化与原料药价格波动的双重挤压下,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康元,600380.SH)年度业绩再次“失速”。
财报数据显示,健康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6.19亿元,同比下降6.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13.87亿元,同比下降3.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称扣非归母净利润)13.19亿元,同比下降3.99%;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6.36亿元,同比下降7.4%。
其中,健康元(不含丽珠集团、丽珠单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4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3%;归母净利润为6.30亿元,同比下降31.8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下降32.99%。
截至2024年末,健康元直接及间接持有丽珠集团(000513.SZ,01513.HK)45.96%股权。丽珠集团(不含丽珠单抗)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17.66亿元,同比下降6.03%,为健康元贡献归母净利润约10.64亿元。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此前,受益于健康元本体的吸入制剂、丽珠集团的亮丙瑞林和艾普拉唑等产品放量增长,公司业绩持续保持增长。不过2023年起,健康元的业绩出现下行走势。
对于业绩变动,健康元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集采降价、部分原料药价格下行及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等多重因素所致。
2024年健康元主要财务指标(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分板块看,2024年健康元化学制剂的营业收入为77.22亿元,同比下滑11.39%;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49.97亿元,同比下滑0.96%;中药制剂的营业收入为14.72亿元,同比下滑18.44%,三大业务合计占该公司营收比重超90%。
长期以来,健康元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核心业务板块,已在吸入制剂、生物抗体药物及口服抗炎药等领域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产品结构。不过,受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2024年3月正式纳入国家集采以及医保降价等因素影响,该公司(不含丽珠集团、丽珠单抗)去年在呼吸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0.97亿元,同比下降36.98%。
健康元亦在财报中指出,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营业收入受产品降价、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而略有下降,但凭借智能制造技术为药品生产赋能降本,该板块毛利率逐步提升;中药制剂板块主要由于2023年形成较高的销售基数,而2024年市场需求有所回落,导致营收下降。
可以看到,核心产品纳入集采后价格下行压力持续释放,而新品放量尚未形成有效替代,是目前健康元业绩放缓的主要“症结”所在。
财报显示,2024年健康元诊断试剂及设备实现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9.02%;保健食品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92.32%;生物制品实现营业收入1.71 亿元,同比增长 102.42%,但三者合计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仅在8%左右。
2024年健康元主要业务构成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面对集采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健康元在财报中给出了应对策略。
该公司称,在经营上,增加对创新药的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减少对竞争激烈、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注重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降本增效,确保在集采中以质优价廉的产品赢得市场。
从费用角度来看,健康元确实开始“节衣缩食”。2024年,该公司期间费用为59.6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54亿元;期间费用率为38.21%,较上年同期减少1.57个百分点。其中,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1.53%,管理费用同比减少2.03%,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3.62%。
值得一提的是,整体费用缩减下,2024年健康元管理层的薪酬总额较上一年增加了49.41%至3323.5万元,其中薪酬最高的为副董事长刘广霞,其年薪为457.63万元。
从研发创新角度来看,在创新药管线布局方面,健康元已在呼吸领域覆盖10余款1类创新药,多个核心品种正加速推进临床。其中,抗流感新药玛帕西沙韦已完成Ⅲ期临床,并于2024年8月提交新药申请(NDA)。对于全球呼吸领域的挑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健康元也在积极布局包括PREP抑制剂等多款FIC(First-in-class)药物。年报提到,公司TSLP单抗与IL-4R单抗均已进入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4月8日收盘,健康元股价报10.53元/股(不复权,下同),总市值约为190亿元;丽珠集团A股收报34.13元/股,总市值约为280亿元。
投时关键词:健康元(600380.SH)|丽珠集团(000513.SZ,01513.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