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跌停,港股跌近16%!药明康德如何应对营收净利双双失守?)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靠美国客户支撑起六成收入的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股价大跌。
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宣布将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中国被加征34%。受此消息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呈巨震态势。2025年4月7日,A股开盘三大股指集体下跌,药明康德A股股价迎来跌停,与清明假期前交易日的63.52元/股收盘价相比,每股缩水超6元;港股盘中跌幅逼近16%,截至午盘收于53.9港元/股。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以来,“药明系”企业曾多次受到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风波的影响,药明康德亦未能幸免。作为药明康德收入的重要支柱,美国客户在2024年全年贡献了高达250.2亿元收入,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实现7.7%幅度增长。新关税政策将给公司带来多大冲击需持续关注。
药明康德A股年初至今股价走势(元)
数据来源:Wind
近期,药明康德再次抛售股票,于2025年4月1日通过大宗交易,出售所持有的药明合联(2268.HK)5080万股股份,约占药明合联当前总股本的4.23%,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不含手续费等交易费用)。本次出售,药明康德获得约18.47亿元投资收益,占该公司最近一期(2024年)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超过10%,这将影响到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
据悉,药明合联是一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药明康德通过间接控股子公司持有该企业部分港股股票。目前,这已是药明康德半年内第三次抛售药明合联的股票,前两次分别在2024年11月和2025年1月。
药明康德方面表示,上述所获得的现金收益,将用于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吸引并保留优秀人才,持续强化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从而满足全球客户及患者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需求。
药明康德半年内三次抛售药明合联股票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有分析指出,药明康德近期出现的股票抛售潮,或与其2024年业绩微跌存在关联。据财报显示,2024年药明康德营收净利均出现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3%至392.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则较上年减少1.56亿元,录得94.50亿元。
这是药明康德自2018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情况。
早在2007年,药明康德曾在美股上市,后因股价表现不佳,于2015年完成私有化并从美股退市。随后,药明康德进行了业务分拆,大分子业务主体药明生物(2269.HK)于2017年6月登陆港股市场;小分子业务主体药明康德则于2018年5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同年12月又登陆港交所主板。
在上市当年(2018年)至2023年期间,药明康德除2019年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外,其余年份业绩均保持稳健增长,营业收入从96.14亿元稳步提升至403.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22.61亿元增长至96.07亿元。
然而时至2024年,药明康德业绩出现了罕见下滑。这一年,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价格因素随订单转化逐渐反映到收入端,导致该公司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较上年减少8.0%。同时,药明康德在2024年末出售了WuXi ATU业务的美国和英国运营主体,以及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这些业务被划分为终止经营业务板块,该板块全年收入同比下降了20.40%。在盈利数据方面,药明康德的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及终止经营业务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5.34、2.66和24.27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境外收入依然是药明康德的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超过七成,而境内收入占比不足两成。这一年,药明康德境内与境外收入同比均出现下滑,降幅分别为3.67%和1.57%。并且,该公司境内业务的毛利率还较上一年度减少了5.87个百分点。
2018年以来药明康德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分析认为,抛售股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明康德的业绩压力,但这对于该公司的整体发展而言,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叠加新关税政策的影响,如何从根本上改善经营,或才是药明康德在新一年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投时关键词: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药明合联(2268.HK)|药明生物(2269.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