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全国股民傻眼!A股“蹭概念之王”,市盈率800倍,又一大妖股?

来源:看财经 2025-03-17 10:41: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全国股民傻眼!A股“蹭概念之王”,市盈率800倍,又一大妖股?)

提到$岩山科技(SZ002195)$岩山科技(002195.SZ),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如果提到二三四五,老股民会拍大腿说,“小样,原来是你啊”。

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岩山科技(当时叫二三四五)从0.5元一路上涨至14.26元,累计涨幅2700%。

注意,仅仅两年时间。

在那一轮杠杠牛,真的是“撑死大胆的、饿死胆小的”,各种题材、重组并购概念满天飞,相比于业绩本身而言,市场更关心的是想象力,或者说炒作本身。

凭借互联网概念和频繁的资本并购、多元化故事,二三四五成为当时市场最靓的崽,风头甚至盖过了同花顺这样的券商牛股,也超过了特力A、全通教育这样的题材妖股。

不过,最终还是一地鸡毛。

2015年至2020年,二三四五的股价一路下跌至1.5元附近,跌幅90%。再后来,眼看着公司股价半死不活,长期在底部趴着,这时候,公司完成了实控人变更,于是,公司名称也从“二三四五”变更成了“岩山科技”。

这时候,公司的主营业务从传统的互联网导航、金融业务转向了移动互联、人工智能领域。

最开始的时候,虽然改了名,主营业务也换了,但是股价不温不火,直到2024年的8月份。

自去年9月以来,岩山科从2.1元附近一路上涨至7.26元,涨幅超过了240%。尽管跟某些妖股可能差点意思,但是,岩山科技这家公司有它独到的地方。

3月7日,成交额123.6亿,换手率33.15%;3月11日和3月12日,成交额分别为128.1亿和142.2亿元。可以预见的是,肯定有非常多的散户投资者,跟风一拥而入。

为什么说“跟妖股比可能差点意思,但岩山科技有它独到的地方”?

因为,岩山科技的涨幅,全靠公司自己“争取”来的!

2024年以来,岩山科技共新增了10个概念,且均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热门概念有关。目前,岩山科技共有29个概念。

这么说吧,只要哪里热,就往哪里蹭。

2025年1月,岩山科技推出“Yan1.3大模型,宣称采用仿生神经元驱动技术,涉足生成式智慧病例系统,增添“智慧医疗”概念;

2025年2月,岩山科技宣布与某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部署了自主研发的Yan1.3大模型,并向第三方客户交付了一台搭载大模型的机器人,增添“人形机器人”概念;

除此之外,像Ai智能体、数据中心、脑机接口、多模态Ai、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相关概念,岩山科技都蹭上了。

甚至,岩山科技还跟“网络游戏”、“短剧游戏”等概念联系到了一起。

不得不说,岩山科技向市场证明了一点,只要自己都够勤奋,那么股价是能够上涨的。

那么问题来了,岩山科技这些概念的含金量到底如何?

2018年至2023年,岩山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98亿元、2.47亿元、1.78亿元、1.47亿元1.01亿元和8900万元,逐年下滑。

就问一句,这么少的研发费用,真的能够玩转这么多概念吗?

可能有人要说,是因为营业收入不断下降,逼着公司减少研发费用的支出,相反,公司研发费用率从2018年的8%提高到了现在的30%以上。

要我说,这恰恰是问题所在。

2019年至2023年,岩山科技营业收入从37.74亿元下滑至5.7亿元,甭管到底是不是转型所需的代价,总之是公司基本面不断恶化。

根据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净利润上限只有4200万元,同比降幅90%左右,而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为正。

从2019年开始,岩山科技就向人工智能转型,尤其在2023年还进行了实控人变更,2024年还追逐了众多时髦的概念,但结果依旧是基本面持续恶化。

有一个数据非常扎心。2024年上半年,公司人工智能业务收入3438万元,占比仅为10.16%,且为亏损状态,主要营收和利润还是靠“卖广告”。

截至目前,岩山科技的市盈率差不多是800倍。

最后说一句,从股权结构上看,岩山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岩合科技,持股比例是9.75%,实控人的持股比例合计不到4%。

在A股上市公司里,实控人持股比例如此之低,是比较罕见的。但是,岩山科技的股东数却高达22万户,不得不说,是真正的“散户大本营”。

#强势机会##股市怎么看#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特 力A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