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又见上市申请!保险服务类公司扎堆行动)
进入2025年以来,拟境外上市的保险服务类公司再添新员。
近期,轻松健康集团、青民数科分别向港股、美股发出上市申请,至此,待上市的保险产业链相关服务公司增至7家。就在2024年,有4家此类机构完成美股或港股上市。
1月28日,轻松健康集团向香港联交所递表。招股书显示,该集团提供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9月30日,轻松保险提供来自36家保险公司合作伙伴的252款保险产品。
同在1月28日,青民数科也提交了美股上市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QMSK”。据招股书,该公司为中国汽车保险售后服务商,业务主要包括:保险风险评估服务,增值服务,如车辆安全检测服务和车辆维修服务。
这是保险产业链上服务公司近年来扎堆上市的延续。截至目前,有上市消息的已包括:拟赴美上市的恒光控股、元保科技、爱云保、青民数科,递表港交所的手回集团、轻松健康集团,及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的圆心科技。
这类机构大多有保险经纪或保险代理牌照,面向个人客户销售保险产品;或有保险技术类服务,服务于保险公司。这些服务共同构成了保险市场的细分部分。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2007年智能未来(AIFU.US)(原泛华更名)上市后,多年间未有其他保险类服务机构上市。自2020年以来,市场掀起了一波上市动作:2020年慧择(HUIZ.US)、车车科技(CCG.US)上市,2021年天睿祥(TIRX.US)、水滴公司(WDH.US)美股上市,2024年有家保险(UBXG.US)、致保科技(ZBAO.US)、众淼控股(1471.HK)、益盛鑫科技(YSXT.US)完成赴美或赴港上市。
对于近年屡现保险产业链相关服务公司上市动作,业界并不意外。
一方面,从动因看,有投资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这轮保险服务相关机构的集中上市,大概率有投资人的推动,此前这些公司通过数轮融资引入了资本支持。另据保险科技领域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投资机构对这些创业企业的投资协议大多有IPO期限要求。
另一方面,此类机构数量众多,从总数看,启动上市的公司比例仍不高。自互联网保险开启以来,诸多保险科技类公司创立,传统的保险经代公司也借助新技术,自诩新型保险科技平台。有报告显示,仅2015年就有近百家此类公司成立。当前,业界对此类公司数量的保守估计在数百家。
招股书披露的募资使用规划,代表着上市的一些考虑。据记者梳理,冲刺上市的保险服务相关机构普遍提及的募资用途,是用于新服务和技术的研发,开发新保险解决方案,销售、营销和品牌推广,以及一般用途。此外,多家公司还提及,拟将部分IPO募资用于并购。
在一位头部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看来,上市总体上有利于公司发展。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水滴公司上市时表示,上市融资考虑的不仅是拿到资金,而是希望能够引进更多的全球的优秀投资人,助力业务发展。同时,希望通过上市,让外界更清楚水滴公司业务模式,也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用上市标准来要求自己,让公司未来发展更为健康。
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境外上市并不算特别难,核心难点是发行,即新股要卖得出去,并且要有一定估值。
围绕上市,过去几年,无论是保险中介还是保险科技,一个绕不开的难题是估值都经历过明显缩水。不过,好消息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估值有回暖迹象。
以水滴公司为例,其市值曾在去年年初跌至“冰点”的不足4亿美元,不过此后逐步震荡上行,下半年上涨明显,2024年全年上涨19%。今年以来,截至2月14日累计上涨13%,最新市值在5亿美元附近。
众淼控股(1471.HK)自2024年8月6日在港股上市,发售价7港元,截至2月14日收盘价12.36港元,涨幅明显。其最新市值17.45亿港元,较发行时估值增七成。
责编:杨喻程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