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曾属史玉柱的巨人大厦将动工,已烂尾28年,土地使用权仅剩18年)
红星资本局2月18日消息,近日,珠海公布了“巨人大厦改造提升及公共停车场项目”等四个重点城市更新项目的备案信息,总投资额达55.48亿元,均由正方集团负责实施。其中,巨人大厦改造引起热议。
巨人大厦备受关注,缘于其背后的传奇人物——史玉柱。上世纪90年代,史玉柱在珠海创业,又迅速折戟。后来,他赴上海重塑商业帝国,但遗留在珠海的巨人大厦却烂尾28年。如今,经过多方力量,巨人大厦终于将重新动工。
曾计划建设“中国第一高楼”
据了解,巨人大厦位于珠海市中心,地处香洲银桦路南侧,占地面积约29045.51平方米,该地块周围已陆续建起了珠海报业大厦、电信大厦等诸多高楼。
1991年,29岁的史玉柱在珠海成立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珠海巨人”)。随着巨人汉卡风靡全国,珠海巨人很快成为当时国内最受瞩目的“高科技企业”,并逐渐铺开多元化蓝图——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三头并进。
巨人大厦由此而来,史玉柱最初计划将巨人大厦建造成一座15层的办公楼。1994年,项目一期工程动工,项目启动后史玉柱决定将大厦高度提升至78层,目标是建成“中国第一高楼”。这一决定使得项目预算大幅增加,从最初的2亿元飙升至12亿元。
由于过度扩张和资金链断裂,珠海巨人在1997年陷入财务危机,巨人大厦在同年2月停工,成为烂尾楼。停工后,巨人大厦长期未完工,已完成的桩基、承载平台、地下三层和地上二层土建工程也烂尾了28年。
在这期间,史玉柱赴上海再度创业,由其一手创办的“新巨人”——巨人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558.SZ)也成功上市。巨人大厦则成了他最不愿回望的地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史玉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个鬼地方了!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决策失误,也是我的伤心地。”
2001年,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巨人大厦在建工程及相应土地使用权裁定给19个债权人,由19个债权人按份共有。
据南方日报2020年报道,珠海某政府部门的内部资料显示,各债权人按照各自的债权比例,在接受房地产中的相应份额抵偿各自债务后,放弃对珠海巨人未清偿部分债务的追偿权。该报道还提及,19个权益人所持有的权益比例从0.088%到24.39%不等,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新加坡IPCCOR.LTD、中建五局珠海工程处和珠海市士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士安公司”)。其中,士安公司为珠海巨人的关联企业。
由于权益人过于分散,共识难以达成,巨人大厦多年来一直难以盘活。
使用年限仅剩18年
转机在近年来出现。2017年至2019年,珠海市赛纳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纳置业”)陆续收购了新加坡IPCCOR.LTD和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所持有的巨人大厦项目权益,合计占比超过30%,成为该项目的第一大权益方。
不过,由于土地出让金及其利息、罚息是否要补,项目土地所有权未完成过户等问题,赛纳置业在推动巨人大厦盘活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分歧。
2019年,珠海市香洲区成立烂尾楼整治专项小组,区属国企珠海正方集团牵头介入。之后,正方集团耗时一年半对19家权益人进行梳理盘查,于2020年12月收购巨人大厦约22%权益,成为权益人之一。
后经磋商,正方集团联合赛纳置业(持股24%)和士安公司(持股25%),合资成立珠海正方盛世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正方盛世”)。2021年5月,正方盛世以4.02亿元挂牌价格成功拍下珠海巨人大厦在建工程及土地使用权。
截图自珠海产权交易中心官网
尽管巨人大厦迎来转机,但挑战依然严峻。正方盛世拍下巨人大厦时,珠海产权交易中心就披露,巨人大厦四周设有围挡,部分用作废品回收站,部分空地作为驾校停车场。另外,由于长期闲置及养护不足,地基基础及承载构件受损对建筑物安全带来较大影响,房屋安全无法确保,其现状承重部分是否还能满足原设计要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未来年度的工程是否可以继续在原基础上续建。
此次公示显示,巨人大厦改造总投资16.67亿元,计容建筑面积157400平方米,新增1537个公共停车位,项目收益来源包括物业租赁收入、公共停车费收入、充电桩收入、物业费收入、土地出让收入等。
项目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工,预计2029年12月完工。不过,巨人大厦使用年限为50年,目前还剩约18年使用年限。
截图自广东政务服务网
据了解,正方集团成立于1996年,其官网显示公司现已积累更新项目约13个,总土地储备约42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220亿元,较为核心的项目包括传媒城市更新项目、巨人大厦项目、香洲北中央创新区等。
对于后续开发规划及接手巨人大厦改造项目的原因,红星资本局联系正方盛世,截至发稿未有回复。此外,红星资本局还致电正方集团官网电话,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珠海正方集团官微曾提到,未来巨人大厦项目将根据政府批复方案规划重建。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曾汉
编辑 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