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香港支持另类资产基金上市!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2-17 21:42: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香港支持另类资产基金上市!)


香港证监会支持另类资产基金上市。

2月17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证监会)发出通函厘清相关监管规定,以便利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上市。

据介绍,目前,另类资产基金已可在现行监管制度下寻求认可并在联交所上市,并不受任何阻碍。香港证监会表示,欢迎合资格的另类资产基金来港挂牌。

预期市值需达1亿美元

所谓另类资产,是指区别于传统的股票、债券和现金等资产类别的投资品种。它涵盖了一系列多样化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私募股权、对冲基金、大宗商品、艺术品、收藏品、基础设施、虚拟货币等。

因此,另类资产的特点通常表现为流动性相对较低、估值方法较为复杂、市场透明度有限以及风险收益特征与传统资产有明显差异,监管层对另类资产投资的监管也更为严格。

比如,在2018年时,香港证监会就曾因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在经营其另类交易平台方面违反监管规定,对花旗环球作出谴责及罚款400万港元。据介绍,由于客户资料的系统设定出错,花旗环球超过130名客户曾在未被评估是否属合资格投资者的情况下进入其另类交易平台Citi Match。

香港证监会表示,新监管指引切合香港特区政府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有关拓阔私募基金销售渠道的规划。

前述通函厘清了其在认可主要投资于私募及流通性较低的资产的封闭式基金(即另类资产基金)方面的规定。一个关键准则是寻求认可的另类资产基金具备庞大规模,预期市值达7.8亿港元(1亿美元)。此外,根据个别另类资产基金的投资策略,其最好能够持续产生稳定收入。

香港证监会投资产品部执行董事蔡凤仪表示:“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枢纽,其中一项特点就是能为投资者提供多种不同范畴的投资产品,市场一直为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打开大门。”

蔡凤仪还指出:“随着香港证监会向私募基金业界厘清监管规定并提供进一步指引,我们相信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可成为新兴的资产类别,投资者可在借此分散投资组合之余,亦能把握机会投资于由合资格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所管理且配置均衡的私募资产组合。”

此外,为了平衡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的潜在利益与风险,香港证监会规定中介人在代表客户执行有关交易前,须先评估他们对这类复杂产品的认识。中介人亦应确保客户的净资产与所承担的风险相称。

机构:另类投资越来越受关注

据了解,施罗德香港此前曾发文指出,随着全球退休投资行业生态的演变,主流的股票和固定收益策略正面临新的挑战。预期寿命延长和投资市场波动性的加剧,使得对多元化和具韧性的退休投资组合的需求更加殷切。在这种背景下,另类投资作为多元化投资策略的可用工具,包括作为退休规划的一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施罗德投资2024年发布的《2024年香港退休调查》揭示未退休港人对退休规划和另类投资的态度转变。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目前退休金投资组合中尚未广泛纳入另类投资,但港人对此做法的兴趣日益增加,以增强长期韧性和拓宽收入来源。

施罗德香港指出,港人对另类投资的认知度高、兴趣增加。调查显示,91%的受访港人听过至少一种另类投资。这些投资包括房地产、数码资产、私募股权、保险相连证券(ILS)及证券化信贷等资产类别,可提供退休投资组合中常见的股票、债券或现金以外的多元化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53%的受访港人已经持有某种形式的另类投资,以房地产和加密货币为最受欢迎。此外,59%有兴趣将另类投资纳入他们的退休投资组合,尤其是经由专业投资经理管理的投资组合。尽管对这些资产类别有浓厚的兴趣,但只有51%的受访者熟悉“另类投资”这个术语,即使已经有相似比例的人持有另类投资类别。施罗德香港认为,这一点突显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以帮助港人了解另类资产的性质,以及其在退休规划中可发挥的作用。

施罗德香港表示,曾经主要供机构投资者使用的另类投资,如今正越来越多地供个人投资者参与。它们最引人注目的优势是其多元化的作用,因为这些资产与公开市场(包括股票和债券)的相关性通常较低。尽管投资者应注意其流动性的限制,但这也使其对寻求缓冲市场波动及提高退休投资组合韧性的投资者尤其具有吸引力。

责编:万健祎

校对:赵燕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