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地控股卖车志在百亿 汽车出口业务能否助力走出亏损?)
《电鳗财经》电鳗号 / 文
近年来,绿地控股的业绩持续下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公司录得超95亿的大额归母净利润亏损,预计2024年亏损将进一步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地控股宣布进军汽车行业,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并成功签约首个出口订单,总金额约7000万美元。这一举措被视为绿地控股“二次创业”的重要一步,旨在通过多元化转型来挽救其亏损的业绩。然而,绿地控股的“二次创业”能否成功,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绿地控股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0亿元到-110亿元;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2亿元到-92亿元。
绿地控股的多元化尝试并非首次。回顾其成长史,不难发现该理念贯穿了公司的发展始末。2016年,绿地控股打造跨境电商加实体的采购平台;2018年,公司进军电竞圈,打造地产+金融+电竞的商业生态;此后的2023年,绿地控股进入能源领域;2024年,公司又整合旗下的医疗和代建业务。然而,从业绩表现上来看,至今各种转型的成效寥寥,2023年建筑及房地产业的收入占比仍超九成。
业内人士指出,汽车出口业务作为绿地控股“二次创业”的重要方向,存在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需求高增的风口,中国汽车出口也持续领跑全球,为绿地控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中国汽车出口的成本、竞争力和市场稳定性产生影响。对于绿地控股而言,新能源汽车出口能否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曲线,还有待时间证明。
然而,要想真正实现“二次创业”的成功,绿地控股还需要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公司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其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公司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
综上所述,绿地控股的“二次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虽然汽车出口业务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要想真正实现持续性发展,还需要公司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电鳗财经》将继续关注后续发展。
《电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