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贝特瑞(835185)获朱雀基金等机构调研:我们正探索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正极产品)
2月12日,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月11日至2月12日接受了朱雀基金等机构的现场调研。贝特瑞主要介绍了负极行业竞争格局、正极业务发展情况、正、负极材料产能情况等。
同壁财经了解到,负极行业前期确实涌现了大量新进入者,其中不乏石墨化企业等。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优势企业的市场地位相对稳固。随着行业的逐步发展和市场出清过程的推进,可以预见,负极行业的竞争格局将逐渐趋于稳定。龙头企业将凭借其在技术、规模、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而部分实力较弱的企业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近年来,磷酸铁锂业务在市场占有率上取得了显著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三元材料的市场份额,三元材料后续发展看能否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目前公司正探索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降低三元材料的生产成本,提升材料性能,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正极产品。
目前公司负极材料产能 57.5 万吨/年,新增产能主要系印尼一期 8 万吨负极材料项目顺利投产;正极材料产能 6.3 万吨/年。公司现有硅基负极产能 5,000 吨/年,出货量位居行业之首;深圳在建硅基负极项目也会陆续建成投产,未来将根据下游客户及市场需求逐步释放产能。
贝特瑞硅基负极覆盖硅碳、硅氧和新型气相硅三条路线。公司在新型气相沉积法硅碳产品领域已获得全球多家主流动力客户的认可,预计 2025 年实现批量供应。通过技术创新,公司成功开发出兼具高压实、低膨胀特性的快充型新硅碳负极,已顺利通过头部 3C 电池厂商测试。此外,公司针对不同市场和客 户的差异化需求进行了产品的定制化开发,并在电动工具、家用消费、eVOLT、 固态电池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硅碳负极的小批量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新一 代硅基负极产品已于 2024 年成功导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实现了在国内外 “46”系列大圆柱项目中的全面突破。2024 年底,贝特瑞联合攻关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更是荣获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
贝特瑞的投资多是以参股的形式,目的在于稳定供应链。后续,公司也将视市场情况,关注上下游产业等投资机会。公司较早布局海外,且印尼项目一期已成功落地并实现投产,海外订单充足,印尼二期有望于今年实现投产,同时正在加快推进摩洛哥项目,这使得公司在海外供应链占据了领先地位。对于海外市场的未来发展,公司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汽车制造商基于成本管控的降本诉求,都对整个供应链体系构成了显著的压力,但任何成本都有其极限,这也将促使相应价格的传导。同时,公司将加强供应链管理及工艺革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及创新能力,有效应对成本挑战。
目前公司钠电产能约 3000 吨/年。公司的钠电正、负极材料已获得客户认可,并实现批量出货。
公司实施大客户战略,通过定制化开发,紧密绑定核心客户,确保持续稳定的业务扩展。因此,若后续能在大客户中的份额有所提升,则在行业整体保持平均增长的情况下,公司有信心实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率。
参会单位及人员包括朱雀基金、国联民生、淡联投资、拉扎德资产、禾其投资、JP Morgan 、 Invesco Global 、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 LP 、 Fenghe Fund Management PTE Ltd 、 North Rock Capital Management 、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Khazanah Nasional Berhad 等共 18 人。
据了解,公司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先进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