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特朗普,突然下令!

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2-11 20:00: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特朗普,突然下令!)

又有机构被特朗普盯上了。

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创建的“真实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他已下令立即解散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监事会。同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裁撤有着近60年历史的美国联邦行政研究院。

不过,美国联邦政府的裁员计划——“买断”计划暂时受阻。当地时间周一,美国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官乔治·奥图尔作出裁决,再次延长了特朗普政府为联邦政府雇员设定的接受“买断”计划的最后期限。奥图尔表示,在他做出裁决之前,该计划将继续搁置。

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共约6.5万名联邦雇员接受“买断”、主动提出辞职。这一数字占全美联邦雇员总数的3%以下。而白宫的目标是通过“买断”让5%到10%的联邦雇员主动辞职,如果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预计将节省高达1000亿美元费用。

特朗普下令:立即解散

自特朗普就职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政府裁员计划。近日,特朗普政府相继要求关停美国国际开发署、叫停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等联邦政府部门。

另外,在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创建的“真实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他已下令立即解散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监事会。

特朗普称,“过去四年来,我们的军事学院已被‘觉醒’的左派理论家渗透。我已下令立即解散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监事会。我们将拥有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而这首先要始于任命新成员进入这些委员会。我们必须让军事学院再次伟大!”

另据中新社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裁撤有着近60年历史的美国联邦行政研究院。

美国联邦行政研究院1968年由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设立。该机构作为一个政府项目,旨在为美国官员提供领导力培训。

这份行政令批评,联邦行政研究院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仅仅扩张并巩固了华盛顿特区的官僚阶层,而并未使美国家庭受益。因此,联邦行政研究院应被撤销,使政府重新聚焦于服务纳税人,提升效能,而非服务于联邦官僚体系”。行政令说,本届政府的政策是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撤销那些不能直接造福美国人民或促进国家利益的行政部门、机构及项目。

此外,跟特朗普相关的另外一则消息也引发关注。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发布了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采访视频。当被问及是否将副总统万斯视作美国下届总统大选的候选人时,特朗普明确表示,自己尚未把万斯视作继任者。特朗普表示:“万斯很能干,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他做得非常出色。”特朗普称,之所以尚未将万斯视作继承人,是因为“现在还太早”,自己和万斯的共事“才刚刚开始”。

“买断”计划受阻

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官乔治·奥图尔作出裁决,再次延长了特朗普政府为联邦政府雇员设定的接受“买断”计划的最后期限,以便其考虑是否对该计划进一步发布限制令。此时,距离大约200万美国联邦工作人员接受辞职激励最后期限(2月10日晚上11:59),仅剩几个小时。

此前,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要求全美200多万联邦雇员在2月6日前决定是否接受“买断”、主动辞职。工会提起诉讼后,奥图尔废除了2月6日的截止日。美国当局随后将本周一午夜前定为接受“买断”方案的最后期限。工会组织认为“买断”方案或不受法律保护,呼吁联邦政府雇员谨慎决定。

根据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提出的“买断”方案,主动提出辞职的雇员将享受约8个月的薪资补偿,相关雇员的薪酬与福利将持续至9月30日。如果不接受“买断”,联邦雇员可能在之后的大裁员和机构调整中丢掉饭碗且无法享受丰厚补偿。

美国的军队、邮局、移民执法和部分国家安全部门雇员不能参加“买断”计划,但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内的多个关键安全机构是“买断”计划参与方。

白宫官员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共约6.5万名联邦雇员接受“买断”、主动提出辞职。这一数字占全美联邦雇员总数3%以下,白宫目标是通过“买断”让5%到10%的联邦雇员主动辞职。“买断”计划是埃隆·马斯克领导的大幅削减美国联邦政府规模的举措的一部分,他曾表示,这一提议可能会吸引5%至10%的联邦劳动力离职。

本周一,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发言人McLaurine Pinov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联邦机构仍可以处理辞职事宜,并已开始收到选择辞职的员工名单。她说,超过6.5万人接受了这一提议,并补充说“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责编:杨喻程

校对:姚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