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斯凯奇2024年全球销售额8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持续加码中国布局

来源:财经涂鸦 2025-02-08 11:00: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斯凯奇2024年全球销售额8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持续加码中国布局)


《财经涂鸦》获悉,2月7日,斯凯奇(SKX.US)发布了2024年度财报,全球销售额达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刷新历史最佳纪录。按固定汇率计算,公司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9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0%。


2024年公司批发销售额增长13.2%;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DTC业务)销售增长10.7%。


2024年销售额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4.16美元,同比增长19.2%,按固定汇率计算每股摊薄收益4.40美元,同比增长26.1%。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销售额22.1亿美元,创历史第四季度最佳,同比增长12.8%。第四季度,批发销售额增长17.5%;DTC业务销售增长8.4%。


第四季度销售额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0.65美元,同比增长16.1%,按固定汇率计算每股摊薄收益0.86美元,同比增长53.6%。公司回购了价值1.2亿美元的A类普通股。


全球整体需求强劲,差异化定位创造优势


斯凯奇全球首席运营官David Weinberg表示:“斯凯奇在2024年实现了创纪录的89.7亿美元全年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达90.4亿美元,这反映出在有效的市场营销作用下,全球消费者的需求持续强劲。2024岁末的假日季为整个第四季度再创新纪录做出了巨大贡献,销售额实现22.1亿美元,其中批发业务增长17%,DTC业务增长8%,美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分别增长18%和10%。从地区来看,美洲地区增长了14%,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长了25%,亚太地区增长了3%。虽然在局部地区仍面临着市场和运输条件的挑战,但是得益于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斯凯奇在全球市场优势明显,我们为合作伙伴与消费者提供独一无二的价值主张,即舒适、创新、时尚、高质价比。


斯凯奇不断推进产品创新,并以舒适科技加持,最新的例子是我们在印度推出的Skechers Cricket板球鞋,以及为中国春节量身定制的蛇年新春系列。此外,斯凯奇持续加大运营及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扩建北美、中国和欧洲的物流中心,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开设首家体验式运动功能概念店,为消费者提供卓越的购物体验。”


产品开发与明星营销驱动,扩充运动员代言


斯凯奇全球首席执行官Robert Greenberg表示:“斯凯奇2024年创纪录的销售额源自于消费者对舒适科技产品的热烈追捧,和我们的团队在鞋服配饰产品的市场战略制定,产品开发、营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卓越执行力。针对消费者不同年龄、性别、应用场景和职业的需求,以及他们对舒适生活方式和高性能产品的青睐,我们加大了产品创新及舒适功能。


全球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也促使我们持续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并通过强大的营销活动有效地激发新产品的吸引力。在节假日期间,斯凯奇Slip-ins闪穿鞋系列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离不开Howie Mandel和Martha Stewart等明星的宣传效应。2024年,我们的精英运动员团队阵容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扩充了多位知名足球运动员,并且引入了NBA和WNBA的篮球运动员,包括费城76人队的Joel Embiid、洛杉矶火花队的Rickea Jackson,以及最近加入的夏洛特黄蜂队的Josh Green。我们相信在篮球、足球、高尔夫、跑步和匹克球等专业运动方面还会有巨大的增长。”


斯凯奇全球首席财务官John Vandemore表示:“斯凯奇2024年的销售成绩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基于品牌创新的舒适科技产品以及极具吸引力的价值主张,斯凯奇的财务业绩彰显了全球多元化布局的实力以及优质产品的魅力。”


中国市场持续本土化,30亿物流中心已封顶


斯凯奇自2007年以合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中国已有17年发展经验。中国为其最大的海外市场,公司现已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近3500家线下门店并在多个电商平台发展线上销售业务。


斯凯奇中国合伙人,斯凯奇中国、韩国及东南亚首席执行官陈伟利表示:“我们始终坚持‘在中国,为中国’,除了带给中国消费者高品质的鞋服产品,还将产品制造放在中国,我们将不断提升斯凯奇在中国的运营、研发、服务等能力,回馈中国消费者对斯凯奇的喜爱和信赖。目前,斯凯奇持续加码中国布局,投资超30亿的斯凯奇中国物流中心二期首批结构已正式封顶,‘中国制造’已经超过斯凯奇在中国销售产品的90%。我持续看好中国发展,也相信中国将成为斯凯奇2026年百亿美元销售目标达成的中坚力量。”


作者:罗宾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