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新春第一会丨中央财办副主任杨荫凯:探索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月5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央财办副主任杨荫凯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在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广东应牢牢扭住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切实体现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重,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杨荫凯建议,广东可着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统筹培育、产业生态整体优化四项行动。
一是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制定细分传统产业和领域转型升级方案,紧跟技术潮流和市场需求,加快汽车、商贸等传统优势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特大镇“并镇设区”和工业园区整合提质,加快电子、建材、食品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加强统筹布局和产能预警,提高效益效能,防止无序竞争。抢抓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革命叠加发展机遇,做强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促进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海洋大省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湾区经济和国际海洋城市,壮大深海研究、海洋船舶、海工装备、绿色石化等领域竞争优势,推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新型储能”融合,聚力打造海洋清洁能源基地和国际航运绿色燃料服务基地。实施新技术新场景大规模示范应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三是未来产业统筹培育行动。建议省级层面设立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建立未来产业识别遴选、前瞻培养和投入增长机制。坚持应用导向,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会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组成创新联合体,择优建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深海空天、未来网络、先进材料、低碳能源等领域的未来产业研究院,加快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一体化应用转化平台建设。对新技术、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适度宽松的监管态度,探索“沙盒监管”新模式,逐步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未来产业发展图谱,努力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四是产业生态整体优化行动。杨荫凯指出,当前,产业竞争已从业态竞争演化为生态竞争。建议省级层面设立领导协调机制,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工学一体、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模式,探索形成新型举国体制“广东方案”。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