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颖泰生物(833819)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5亿-6亿元 受需求乏力和低价竞争等因素影响)
1月17日,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亿元,同比下降727.07%~622.56%。
颖泰生物在公告中表示,2024年行业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但是低库存水平成为新常态。客户需求恢复缓慢叠加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农化行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公司深受需求乏力和低价竞争影响,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进而使得公司整体利润下滑。同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谨慎性原则,受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经营情况不及预期,个别公司相应资产组出现减值迹象,相关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对公司净利润产生影响,加之主要联营单位受农化行业低迷的影响,盈利水平下降,造成归属于公司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少。 综上所述,公司本期业绩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较大。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是以研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先导的农化产品提供商,主要从事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 GLP 技术服务。公司在农化行业深耕二十年,构建了集研究开发、技术分析、中间体、原药及制剂的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已形成品种丰富、工艺技术较为先进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大品类百余种产品。其中,公司三嗪酮类除草剂、二苯醚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
公司拥有先进的研发平台、完善的 GLP 登记注册技术服务、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可持续生产供应能力和优秀的市场、销售团队人员,为国际及国内知名植保公司,如 ADAMA(安道麦)、CORTEVA(科迪华)、SYNGENTA(先正达)、 NUFARM(纽发姆)、LANXESS(朗盛)等提供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产品。
公司以研发为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了成熟的自主创新体系,涵盖生物技术研发、植物保护研发及技术分析三大板块。公司坚持以研发为基础的理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 驱动,不断引进先进的研发仪器设备,软硬件水平位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设施和研发队伍,建立了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承担了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省级重 大专项、省级新产品计划等多项科技项目,参与并解决了多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公司的北京 GLP 实验室在 2006 年获得 OECD 成员国颁发的 GLP 实验室资格证书,是中国大陆领先的农药 GLP 实验室,在业界有良好的口碑,GLP 研究报告得到美国 EPA 和主要的 OECD 成员国认可,并屡次通过 OECD 成员国的复查认证。
由于农药产品的特殊性,世界大多数国家均对农药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严格监管,实行登记注册制 度,登记耗费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巨大,在严苛的注册登记门槛下,登记证的数量和品种对企业的发展尤其重要。公司市场准入优势突出。在全球市场,公司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及对市场的敏锐判断,早期即在全球最大的农药消费地区拉美地区启动产品自主登记工作,并凭借强大的自主登记能力拥有多个农药登记证,快速打开市场,先发优势突出。公司拥有乙氧氟草醚和特丁噻草隆原药及制剂产品在全球 52 个国家和地区的登记注册等知识产权。截至2023年6月,公司拥有境外登记注册 1247 项,其中自主登记注册 195 项。此外,公司拥有国内农药产品登记证 422 项,其中原药登记证 159 项,位于行业前列。公司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和 GLP 实验室优势,与国内外知名农化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公司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
公司自 2015 年起,通过并购完成了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和江西五省生产基地的布局,主要生产基地大部分位于国家级或省级化工园区,在国内各地要求化工园区“退城入园”、部分地区化工 园区数量削减的趋势下,稳定的生产能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公司生产基地配备先 进的生产设备,实现了清洁化、高效化的生产。此外,通过多基地布局,公司在夯实生产能力的同时分散了单一基地的生产集中风险,在环保高压政策常态化的大环境下,具备可持续生产能力。凭借显著的规模优势,公司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产品种类丰富、产品质量稳定,满足了客户多样的采购需求。
公司坚持以研发带动市场,以市场带动销售,以销售带动生产的发展思路,与客户进行深入交流, 对客户的产品功能、质量标准、管理流程等具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对下游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将客户的要求、标准融入整个研发和生产过程,并实现量产,形成良性循环,并因此与全球知名的大型农化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获得了稳定的客户资源。
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28亿元,同比减少1.54%;归母净利润亏损1.98亿元,同比减少229.10%,主要系公司产品销售规模收窄、盈利能力同比下降,加之联营单位盈利水平变动较大,归属于公司的投资收益较上期同比下降共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