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丹娜生物招股书募投项目严肃性待提升:两降募资额从5亿砍至1.37亿 年赚2亿募投项目有钱却不早投资)
IPO上市本质是从社会公众募钱,投资产生效益后回报股东,因此招股书中募资金额、募资运用、项目效益的信息披露应该是极具严肃性的。但从丹娜生物招股书来看,并非如此。
丹娜生物在2023年12月申报稿招股书中披露拟募资金额是5亿元。被北交所问询函问到募资必要性后,公司在2024年12月上会稿招股书中拟募资金额降至3亿元。公司过会后,今年1月16日在落实上市委意见的回复中,再次将拟募资金额降至1.368亿元,砍到原来的27%。
北交所之所以关注到丹娜生物募资必要性,是因为该公司的资金状况不错,2023年6月末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共2.53亿元,还有2.5亿元银行授信,加起来超过5亿元。到2024年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已经增至3.36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既然募1.368亿元就够了,为什么开始要募5亿元?
另外公司在招股书中预测称,总投资额3亿元的第一大募投项目在达产年将实现2.14亿元净利润,是2023年全年净利润的近三倍,既然项目这么赚钱,公司近几年资金也充裕,为什么不早点投资?
IPO排队期间两降募资额:从5亿元砍至1.37亿元
丹娜生物是一家医药制造企业,提供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产品应用在全国的医院,2023年上半年96%主营业务收入来自经销。
丹娜生物的上市申请在2023年12月获北交所受理,经过两轮问询后,2024年12月27日过会,2025年1月16日落实上市委意见,下一步是向证监会提交注册。
从开始排队至今虽然仅一年有余,但丹娜生物已经两次更改募资金额。
从2023年12月申报稿招股书来看,公司计划公开发行募资5亿元,募资用途有三个,两个是募投项目,一个是补充流动资金。
(截图自丹娜生物申报稿招股书)
但在问询环节,北交所“火眼金睛”关注到丹娜生物截至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余额为1.3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1.14亿元,获得银行授信额度2.5亿元,质问其在货币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募资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被问询后,丹娜生物在2024年12月上会稿招股书中将计划募资金额降至3亿元,取消原来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的计划,并且将两个募投项目拟使用募资金额的规模也缩减。
(截图自丹娜生物上会稿招股书)
第二次变更是在2025年1月16日落实上市委意见回复中,丹娜生物再将募集资金金额降至1.368亿元。原因是在2024年12月上会过程中,审核委员再次关注到其募投项目披露充分性。
(截图自丹娜生物落实上市委意见的回复)
第一大募投项目达产年净利润2.14亿元,为什么有钱却不早投资?
对于募投项目实施后的效益,丹娜生物在招股书及相关公告中描绘的很美好,披露称第一大募投项目“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02亿元,建设期3年后,再经过3年达产后,将于达产年实现6.78亿元收入,净利润2.14亿元。
(截图自丹娜生物落实上市委意见的回复)
2.14亿元净利润对于丹娜生物来说并不少,相当于2023年全年净利润的2.76倍。并且3.02亿元总投资额对公司来说也并非拿不出来,2021年至2023年每年年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有1.93亿元、2.69亿元、3亿元,到2024年6月末时增至3.36亿元,逐期增长,借款只有1000万左右。再算上公司2.5亿元左右银行授信额度,可用资金已经接近6亿元。
(截图自丹娜生物上会稿招股书)
既然有钱却不早投资,丹娜生物的募投项目效益真有这么好吗?现在还不好下定义。不过,从已经上市企业的募投项目实施情况来看,效果不容乐观。
据挖贝研究院2024年12月梳理北交所公司IPO募投项目实施情况来看,261家公司中有156家在上市后募投项目延期或变更,占比六成,一旦延期或变更,他们在招股书中承诺的项目效益就基本达不到。
从业绩方面看,实施募投项目的本质是为了增厚业绩,但上市后业绩变脸公司不在少数。挖贝研究院统计发现,2024年1-9月上市北交所的14家公司中,有8家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已经出现下滑,最多下滑50%,而在上市前的2023年,他们中13家的净利润都是增长的。较早上市的企业中,也有殷图网联、志晟信息等企业自上市后净利润持续下滑。
像丹娜生物的募资金额弹性这么大,早期招股书中募投项目的严肃性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