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的宠物数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
作者 | 兵哥事务所
来源 | 兵哥事务所我刚开始看到数据的时候心里是不相信的,疫情结束了,政府也在努力促进就业,房价也跌了,医疗改革也在推进,确实对得起“稳中有进”这四个字。
直到我反复去查询,比较,我才明白,原来世界真的这么残忍,到到现在也没想明白是为什么,所以只能分享一些客观的数据和我的猜测。
第一张图来自微信公众号“独立屋”,我核对了大部分数据,第二张图来自界面新闻,是财联社旗下的新媒体,暂且采信。
看着数据,我心里一阵悲哀,后背发凉,真想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没人结婚了啊,23年结婚对数只有2013年的57%,十年时间几乎腰斩,再把再婚对数扣掉,才只有35%,在搞毛啊。
还有个更不让我郁闷的数据,那就是新生儿里面的一孩占比,2023年大概是44.37%,2022年是46.1%,2021年是44.1%,2020年是42.9%,2019年是40.5%,已经连续五年低于50%了。
感情结婚的人群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再婚的,生娃的人群里面一大半都是已经生过的,那其他人在干什么?结婚生娃这个游戏总要大家一起来参与吧。
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育龄女性规模从2010年以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3.7亿下降到2020年的3.2亿和2022年的3.1亿。2017—2020年,育龄女性人数年均减少567万,其中对于出生人口贡献最大的20—29岁生育旺盛期女性,年均减少540万。
这也是上世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独生一代”,即“80后”和“90后”年轻女性,人数比“70后”明显减少。另外,近十年来女性初婚年龄加速推迟,已婚女性生育率也持续走低,进一步压低了出生人数。
一个是能结婚生娃的人群数量本来就在减少,另一个能结婚生娃的很大部分选择了晚婚晚育,我自己猜测还有一个原因:不孕不育。
根据中山大学附属六院生殖中心的《人口减少的背后:不孕不育问题的影响与应对措施探讨!》一文,中国孕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至近年的12.5-15%左右。
预测显示,2023年中国的不孕不育患病率将超过18%,不孕不育患病人数将从2018年的4.8千万对增长至2023年的5千万对。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
住进了高层住宅,用起来手机,吃起来大棚蔬菜,找到了996的工作,一不小心无法生育了,也是笑话。
不要老觉得这些和你没关系,人口可能就是最大的经济基本面了。
1、从这个角度看,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政策,是不是就合理了?
2、《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同比增长1.1%,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同比增长6.8%,是全球第二大宠物市场。
3、美国知名投行高盛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宠物数量已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总量。做婴幼儿奶粉的,搞幼儿园教育的,是不是该清醒点?
4、以人口为基础的行业会面临长期下坡,包括房子和一般性的消费品。
我和我同事聊天说,上海这个城市主要是创造财富享受生活,但是它不生养孩子(不够人口平衡),他就去抢别人家的孩子(级城市),现在人口成了一种资源,越来越难抢了,哪怕苏州杭州合肥这样的城市也吃力。
前几天张家港市政府正式发文,2024年10月15日起实施废止《张家港市实施房产产权与学位关联政策的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取消房产产权与学位关联政策。2019年至今,已经登记使用过的学位也不再计算使用年限。接下来,学校不再提供学位查询服务。
张家港市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始终坚持按施教区(服务区)入学政策。文件废止后,取消了时间限制,也就是说,取消五年内一户房产同一学段只提供一个学位。同一施教区以房产入学,不再受时间限制。
5、我为什么心里难受?因为我是80后啊,结婚买房生娃恐怕是85到95这十年出生人群的噩梦了。85前可以吃红利,95后日子舒坦,怎么都不亏,85到85的有啥?
我以前卖保险,别人找我咨询,我都是推荐增额终身寿,毕竟灵活性强多了,我现在都是首先推荐,强烈推荐养老年金,毕竟我是做这样的,我看过很多数据和案例,我知道在一个老龄化社会里面是养老是多么复杂的一件事。
不过醒悟过来的牛马也是越来越多了:
我在昨天的直播中分享了一个数据:中国居民67%是房子,其次是存款20%,证券投资与股权只占5.57%。美国居民第一大资金在证券,股权占比35.24%,其次才是房子27.85%,保险19.66%。日本人居民房子占36.6%,现金34%和保险16.7%。中国居民在证券投资,股权,特别是保险上有极大的增加空间。
写到这里,我忽然悟了。我说我不明白别人为什么不结婚生子,可能别人也不明白我为什么不买房,中国人不明白日本人明明房子的租售比很高,为啥不贷款去买房套利。
可能是因为人生就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我们不想卷了,我们想轻松点,善待自己而已。
嗯,我还是坚持认为多生孩子是好事,利人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