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转融券和融券规模下降超90%!A股为何还跌跌不休,空头来自哪里?

来源:看财经 2024-08-21 17:32: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转融券和融券规模下降超90%!A股为何还跌跌不休,空头来自哪里?)

现在的A股真是不想看也不想去分析,这三年我们经历了三轮猛烈的杀跌行情,但从感觉来说都不如这一轮令人绝望。前面三轮加速下跌,我们知道这是恐慌性抛售,知道政策转向、国家队买入后会反转,但现在该开的会都开完了,国家队也买了大半年,A股毫无起色反而仿佛在泥坑里越陷越深。



以前在谈熊市底部的时候都讲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但现在政策都出过n轮了,经济探底了几次,就连外资也从买入到卖出折腾了好几次。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前三轮信政策的人都套的死死的,只有债市、五大行笑到现在,债牛说白了就是看空经济,现在谁还敢信。历史上救市的路子都已经用过了一遍,包括降印花税、暂停IPO,所以我现在是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救起现在的A股,大水漫灌这些又不现实。


股市跌的时候,我看到评论里总是提到融券做空和IPO、减持这些,但真正去了解过数据就知道,今年IPO几乎停滞,减持也被严格限制,而融券和转融通在一系列监管政策下也大幅收紧。



下图是我统计的2022年10月至今转融券和融券余额,趋势很明显,两者相对峰值都减少了超过90%。所以,做空并不是当前A股下跌理由,大家不用总是抱怨这一点。


现在的A股真可以用低迷两个字形容,没人玩的感觉。外资持续卖出,今天A股大跌就有大摩看空的因素,公私募机构还陷在赎回危机里,还在买的估计只有国家队和险资,而国家队主要买的是沪深300和上证50ETF,险资主要买的是高股息,结果就是五大行等中字头持续新高,很多个股却已经跌破年初底部,市场分裂非常严重。


我一直强调增量资金,有增量资金股市才能涨。理性来看,当前能救A股还得是外资,而想要外资重新回流得满足两个条件:美联储降息以及国内出超预期的政策,所以最早可能要熬到9月下旬了。


再来看今天的重磅消息:


明天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召开,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会就经济前景发表讲话,9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会不会降息估计也会透露。重磅会议前,市场情绪偏谨慎,昨晚美股纳指终结八连阳,收跌0.33%,中概股普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3.95%,其中由于沃尔玛拟以每份24.85-25.85美元卖出1.445亿京东ADR,京东盘后跌超9%,今天港股京东跌超4%。


据北京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系统消息,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发布招标计划。项目位于北京市12个行政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面积约2324平方公里,涉及道路路口6050个,投资估算为40.31亿元。招标范围包括新建综合杆7418根,利旧杆体33595根,电源电力管道1074公里,电缆12281公里,光缆5387公里,路口智慧综合箱6050套。预计招标公告发布时间为2024年9月25日。


受该消息刺激,A股车路云概念板块大涨,$信息发展(SZ300469)$信息发展、$荣联科技(SZ002642)$荣联科技涨停。


苹果预计于9月10日举办秋季发布会,发布iPhone16系列手机。目前iPhone 16进入排产旺季,根据财联社、澎湃新闻报道,郑州富士康用人需求再次达到巅峰,招聘中介称2周进厂至少5万人,工人时薪最高涨到25元,当前产线已经全面量产新款iPhone 16。今天A股消费电子板块也大涨。



最后简单看下盘面,截至收盘,$上证指数(SH000001)$上证指数跌幅为0.35%,创业板指跌幅为0.60%,港股恒生指数跌幅为0.69%,恒生科技指数跌幅为1.82%。两市成交额继续缩量至0.5万亿,超过3200家下跌。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需独立思考

#《黑神话》破圈,游戏行业迎新机遇?##四大行屡创新高,股友们有何启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荣联科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