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成都农商银行年内23家网点关停 银行网点布局优化调整

来源:中国网财经 2024-06-19 10:4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成都农商银行年内23家网点关停 银行网点布局优化调整)

中国网财经6月19日讯 近期,成都农商银行新都外南街分理处、新都桂林分理处等13家分理处终止营业获批引起广泛关注。截至2023年末,该行共有分理处410家,较2020年末减少52家分理处。

中国网财经记者拨打成都农商银行2023年报披露的电话,欲就该行多家分理处终止营业等问题进行采访,该行客服记录下记者相关信息以及采访需求,表示会将采访意向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之后,该行客服回复称:“暂时不接受采访。”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受净息差下降等因素影响,银行业营业收入、利润面临较大压力,银行经营中线下服务渠道成本支出较高,依法合规关闭部分分理处,可以实现在不影响客户金融服务获得的情况下,降低银行经营成本。

成都农商银行23家网点关停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显示,同意成都农商银行新都外南街分理处、新都桂林分理处等13家分理处终止营业。批复指出,应妥善处理终止营业过程中的业务移交、客户通知和人员安排,并按有关规定做好对外公告和宣传解释工作,确保金融秩序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成都农商银行共计23家分理处终止营业获批,除了上述13家之外,2024年5月6日,成都农商银行新津桥津分理处、金堂青松分理处等10家分理处终止营业获批。成都农商银行2023年报显示,在2023年11月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长期停业网点指标处置规划的议案》。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农商银行是在原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10年1月15日挂牌开业。2011年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达到100亿元。2020年6月,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回归国有,市区两级国资合计持股比例79.58%。

截至2023年末,成都农商银行共有各层级机构635家,其中总行1家,总行营业部1家,分行8家,一级支行28家、二级支行187家,分理处410家。成都农商银行历年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末至2023年末,该行分理处分别为462家、448家、440家、410家,近四年来该行分理处数量逐年递减。

业绩方面,成都农商银行2023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73.33亿元,同比增长11.61%;净利润58.06亿元,同比增长11.87%。成都农商银行历年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该行分别实现净利润45.03亿元、51.90亿元,增速分别为16.89%、15.25%,可以看到的是,成都农商银行近两年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农商银行行长一职于近期发生变更。2024年5月17日,成都农商银行发布关于行长辞任及聘任行长的公告,徐登义因工作变动另有任用,辞去该行第四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董事、行长等职务;另外聘任王忠钦担任行长职务。王忠钦的行长任职尚需报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核准。在其任职资格核准后正式履职,在正式履职前由其代行行长职责。

持续优化网点布局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除了成都农商银行之外,多家银行部分网点关停。例如:青海大通农商银行东柳支行、静宁支行终止营业获批;重庆农商银行涪陵分行蔡家坡分理处终止营业获批;大连农商银行甘井子华南分理处终止营业获批。

关于银行关停部分网点的原因,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受净息差下降等因素影响,银行业营业收入、利润面临较大压力,银行经营中线下服务渠道成本支出较高,依法合规关闭部分分理处,可以实现在不影响客户金融服务获得的情况下,降低银行经营成本。

“随着国内持续深化利率改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转向精细化管理,对经营成本敏感性提升。假如部分银行分支网点的盈利持续无法覆盖成本,并且在获客方面也没有明显优势,就可能被裁撤或与其他分支网点进行合并。这种基于‘收益—成本’的经营策略调整,属于正常的市场化行为。”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称。

事实上,银行网点数量呈现“有退有进”的态势,网点布局持续优化调整。建设银行2023年报指出,持续优化网点布局建设,提升网点经营效能,重点保障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及县域渠道建设资源投入。加大城区低效密集网点撤并迁址力度,拓展城市规划新区和重点县域网点覆盖。2023年实施营业网点迁址264个,新设营业网点28个,其中新设县域机构网点21个。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建设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