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北京银行“城商行一哥”地位不保:核心风险指标逊于同业,年内罚款累计超600万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赵子祥 2024-06-19 10:24: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两年,在息差下行,银行业绩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中大型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战略定力迎来了考验。2023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7.11亿元,同比增长0.66%;实现归母净利润256.24亿元,同比增长3.49%。

虽然北京银行业绩保持了正增长,但数据显示,去年东、西部上市城商行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09%和5.46%,北京银行盈利能力有所不及,同时作为此前资产规模率先突破3万亿大关“城商行一哥”,北京银行去年在存贷款增速和资产质量指标等方面,并未领先同区域内的东部上市城商行,进一步增长势能的不足引发投资者担忧。

证券之星注意到,北京银行近一年多时间来“罚单”不断,距离去年6月份的“4800万巨罚”不足一年时间,该行在今年前三月连续遭罚,其中2月8日因涉及EAST信贷业务、投资业务、理财业务数据漏报等多项违规问题,被处以330万元罚款。另据不完全统计,该行今年全年累计被罚已超过600万元。

“城商行一哥”头衔不稳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是目前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2007年9月19日,北京银行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21年一季度末,北京银行表内总资产达到3.03万亿元,成为首家总资产突破3万亿元的城商行。

不过,资产规模位居城商行头部之后,北京银行的业绩表现和风险指标却不及“后来者”。

截至2023年底,29家上市城商行(A+H)中总资产突破万亿元的城商行有11家。其中,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资产总额超3万亿元,宁波银行、南京银行超2万亿元。

资产规模增速方面,超过10%的城商行有15家。其中,齐鲁银行增速最高(19.53%),成都银行(18.92%)、青岛银行(14.8%)、苏州银行(14.74%)和宁波银行(14.6%)。而北京银行去年资产增速为10.65%,同样资产规模超过3.4万亿的江苏银行,其总资产增速为14.20%,超越了北京银行。

贷款规模方面,北京银行去年实现贷款总额2.02万亿,增速为12.13%,而江苏银行这一数据增速为12.32%。

而存款方面的对比就更为明显,2023年共有7家城商行的存款总额超万亿元。北京银行的存款总额最高,超2万亿元,但增速方面却远远不及可比同行。

证券之星注意到,宁波银行的存款增速达到20.76%,其次成都银行(19.22%)、威海银行(16.17%)、江苏银行(15.39%)、哈尔滨银行(15.18%)和苏州银行(15.01%)。而北京银行存款增速仅有8.18%。

而在业绩指标方面,根据有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商行的净利润总额为2931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增速较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其中,29家上市城商行的净利润为2239亿元。

净利润规模前三的城商行分别为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对应实现的净利润为300.13亿元、257.32亿元、256.09亿元,但净利润增速差别却很大,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分别为13.89%、10.71%,北京银行仅为3.22%。

风险指标逊于同业

如果说对比A+H上市城商行数量过多参差不齐,那么在A股17家上市城商行队伍中,北京银行的核心指标同样缺乏竞争力。

以不良贷款率来看,截至2023年,A股17家上市城商行不良率最好成绩是0.68%(成都银行),最差的是1.87%(郑州银行),按照从低到高来排序,北京银行以1.32%位列12位,而江苏银行则凭借0.91%的不良率挤进了前十。

证券之星注意到,排在同行12位的北京银行已经实现了不良率“三连降”,该行在2021年和2022年的不良率分别为1.44%和1.43%,均排在了当年度的第14位,近乎城商行队伍底部。

事实上,在北京银行不良率“三连降”的同时,该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却在“三连升”。2021-2023年末,北京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分别为247.24亿元、289.70亿元和358.47亿元,占比分别为1.48%、1.61%和1.78%。

证券之星了解到,不良率下降但关注类贷款占比提升,某种程度上可能表明银行的潜在不良贷款风险未能完全消除。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银行将一些潜在不良贷款重新分类为关注类贷款。而关注类贷款占比的上升意味着有更多贷款处于风险边缘,未来可能会转化为不良贷款,这一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16.78%,在A股17家上市银行中位列第14位,同样位于底部。仅仅高于兰州银行、西安银行和郑州银行。作为对比,2023年江苏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78.13%,苏州银行拨备覆盖率为522.77%。

今年累计被罚超600万

除了业绩和关键指标表现欠佳外,北京银行近一年多以来频频被罚也引入注目。

6月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发布信息,显示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滨河小微支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作出罚款3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同时时任济南分行滨河小微支行行长姚晓莉,因对该行贷款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负有责任,被予以警告。

而此时距离北京银行去年4800万巨额罚单还未满一年。2023年6月21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了对北京银行(601169.SH)及其相关负责人的行政处罚。据悉,北京银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有包括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收费政策执行及整改不到位、房地产类业务违规、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不审慎、贷款及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内控管理不到位等多达14项违法违规行为。

最终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北京银行改正,给予罚款合计4830万元;并给予超过10位北京银行员工数额不等的罚金处罚及警告。

最近半年来,北京银行的罚单同样持续不断。2024年1月2日,一份罚单显示,北京银行聊城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0万元。2024年1月19日,北京银行宁波分行因“房地产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50万元;2024年1月8日,北京银行无锡分行因“项目贷款‘三查’管理不到位,票据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到位”被罚款85万元。

今年2月份,北京银行被罚款330万元,主要包括多项EAST数据问题、存款分户账流水数据漏报、个人存款分户账明细记录数据错报等十项违法违规事实。

此后在3月和5月,北京银行乌鲁木齐光明路支行和北京银行南昌分行分别因不同程度地违法违规事项被处以数十万元的经济处罚。

据证券之星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至今,北京银行及各地分支行领取的罚单就超过5张,合计被罚金额超过了600万元。

可以看到,北京银行目前在业绩增长、风险控制和监管合规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已不容忽视。尽管其作为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在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资产增速、存贷款增长和净利润表现均未达到预期。

同时,频繁的监管处罚更是凸显了其内控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未来,北京银行若要稳固其行业地位,必须强化风险防控措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以更为稳健的策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管理层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