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IPO观察 - 正文

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港股IPO:5年只进入十余个城市,押注的Robotaxi难商业化落地

来源:公司研究室 2024-04-03 14:03: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港股IPO:5年只进入十余个城市,押注的Robotaxi难商业化落地)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继2023年8月首版招股书失效后,3月25日,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农银国际为联合保荐人。

如祺出行于2019年由广汽集团、腾讯联合发起创立,后引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商小马智行作为战略股东。

目前,如祺出行的主要业务为网约车,Robotaxi为其未来重点业务。

01、成立5年的区域性网约车平台

2019年3月,广汽集团投资拉着腾讯、广州公交集团共同创立网约车如祺出行。

其中,广汽集团投资3.5亿元持股35%,腾讯投资2.5亿元持股25%,广州公交集团投资1亿元持股10%,红峰投资、达溢投资、Higher Capital、Jovial Lane(滴滴全资孙公司)各投资5000万元,分别持有5%股权。

2021年,如祺出行开始布局Robotaxi的开发及商业化,并于2022年引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小马智行作为战略投资方,为如祺出行提供L4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的技术支持。

IPO前,广汽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隆持有如祺出行19.89%股份,通过广汽工业持有如祺出行15.31%股份,合计持有35.20%股权,腾讯持股18.41%,小马智行持股5.34%。

成立5年,如祺出行现在还是一家区域性的网约车平台。目前,如祺出行的服务覆盖广州、佛山、珠海、深圳、东莞、中山、肇庆、惠州、长沙、厦门等十余座城市,大部分位于大湾区。

从如祺出行成立的时间来看,它进入网约车市场时,滴滴已经一统网约车江湖。即便在核心市场大湾区,如祺出行也只能屈居第二。

根据招股书,2023年按交易额计算,如祺出行在大湾区的市占率5.6%,为行业第二,第一名滴滴出行市占率为56.5%。

从市占率角度来看,即便在自己的核心市场,如祺出行与滴滴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2021年至2023年,如祺出行收入分别为10.14亿元、13.68亿元、21.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6%;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4.2%、-10.7%、-7%;年内亏损分别为6.85亿元、6.27亿元、6.93亿元,累计亏损20亿元。

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坦言,预计在2024年至2026年将继续产生净亏损及经营净现金流出。

02、Robotaxi为未来重点业务

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称,网约车行业存在若干颠覆性创新的机遇,例如自动驾驶及Robotaxi技术。

本次港股IPO,如祺出行便打算将40%的融资额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技术的研发。Robotaxi也将是如祺出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1年,如祺出行开始推动Robotaxi的开发及商业化,并先后和轻舟智航、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展开合作。

2022年10月,如祺出行在广州南沙实现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

2024年初,如祺出行取得深圳市Robotaxi载人示范应用资质,如祺Robotaxi正式在深圳上线。深圳也成为继广州之后,如祺Robotaxi开启运营服务的第二座城市。

截至2023年年底,如祺Robotaxi服务已运营累计超2万小时,覆盖545个站点,完成约45.07公里安全试运营里程;共有281辆车辆接入该公司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其中35辆由如祺出行拥有,其余由小马智行及广汽研发中心等合作方拥有。

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在如祺出行的出行服务中,Robotaxi服务、顺风车服务、营销及推广服务等其他服务收入分别为727.6万元、481.2万元、200.0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0.7%、0.3%、0.1%。

目前,如祺出行的Robotaxi业务远未达到商业化落地的地步。

在招股书中,如祺出行预计Robotaxi将于2026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并预计Robotaxi的单公里成本将低于有人驾驶网约车服务,目标群体为目前使用私家车或公共交通工具的个人。

根据招股书披露数据,2019年载人出租车成本为1.7元/公里,当时Robotaxi成本为23.3元/公里,到了2023年,载人出租车成本小幅上涨至1.8元/公里,Robotaxi成本则降至4.5元/公里。并预计2026年,Robotaxi成本进一步降至2.1元/公里,到2030年降至1.0元/公里,届时Robotaxi成本或将比载人出租车成本低。

然而,限制Robotaxi商业化的主要原因却并非成本,技术不够成熟、立法滞后都是自动驾驶还不能商业化的主要因素。

03、自动驾驶技术和立法尚未成熟

目前,无人驾驶的相关法规距离成熟还远,出现责任事故是谁担责、怎么判定、怎么取证则是一大难题。

自动驾驶在2016年首次写入两会后,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企业代表每年都会在两会期间提出相关提案议案。

2024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提交了明确智能驾驶法律责任认定的议案,呼吁从立法方面加快推动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

冯兴亚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加机器驾驶人定义、责任承担划分等内容,先实现智能驾驶法律层面依据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并建议加快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智能驾驶专门法律。

广汽集团正是如祺出行的大股东。此外,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长安集团董事长朱华荣也都针对自动驾驶提出了要完善自动驾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目前,国内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已经允许无人驾驶车辆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上路进行商业化试运营。

然而,从美国的无人驾驶运营的情况来看,国内距离试点城市不限区域、不限时段运营,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2023年8月,美国旧金山全面放开Robotaxi的运营许可,成为美国第一个实现无人驾驶出租车全面商业化的城市。

通用旗下自动驾子公司Cruise和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 获准在旧金山提供全天候RoboTaxi收费服务。

对此,当时Cruise的政府事务主管称这一决定是“历史性的行业里程碑”。本来,这应该是对Cruise公司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一件事,结果却不尽人意。

不到3个月内,Cruise的Robotaxi接连发生多起事故,如集体熄火堵塞交通、陷入混凝土、撞消防车等。

最严重的一起是2023年10月2日晚,旧金山一名女子被一辆汽车猛烈撞击后,掉落至一辆Cruise的Robotaxi前方。虽然Robotaxi及时刹车,但随后它又试图靠边停车,对该女子造成二次碾压,并拖拽行驶了约6米,导致其伤势更加严重。

Cruise在事故发生第二天向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提交的行车记录视频中,只展示了Robotaxi撞到该女子后的第一次紧急刹车,却遗漏了之后车辆继续行驶、拖拽该女子的视频。加州车管局认为Cruise刻意隐瞒自己在事故中的责任。

这起事故导致Cruise失去了在加州的运营和测试资格,并重新引发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危机。

目前,Cruise的Robotaxi业务仍处于停滞状态,公司估值缩水一半以上,还面临美国证监会、司法部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等多个机构的调查。

针对Cruise事件,2023年11月,何小鹏发微博称,“个人观点:高等级自动辅助驾驶,或者有人全自动驾驶都可以看到清晰的路线图,但是完全无人驾驶还看不到完整的逻辑,我甚至认为可能需要另寻他路。”

Robotaxi作为如祺出行的重点业务,公司也在招股书中表示,Robotaxi目前处于早期阶段。

就当前的国内市场而言,属于Robotaxi和如祺出行的春天还未到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汽集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