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微芯生物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微芯生物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微芯生物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发展情况

  1、医药行业数据回顾

  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数据:202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111亿元,同比下降1.6%;2023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6740亿元,同比下降2.8%。受集采和国谈等影响,2023一季度(Q1)医药制造业持续负增长,整体表现走弱,后续有望恢复增长。药物综合数据库(PDB)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数据:2023Q1PDB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554亿元,同比上升0.05%,其中2022Q1-Q4单季度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分别为554亿、532亿、621亿、498亿,同比变化0.93%/-13.23%/-0.61%/-10.98%,2023年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恢复正向增长,集采、国谈等影响趋弱。医药工业整体增速在国家医保局成立背景下,随着带量采购执行,行业格局变化在即。宏观上医药工业收入增速低于10%,但结构上分化愈加明显,创新药、创新器械、医药消费品等成为行业主要增长动力。展望2023年下半年,我们预计医药工业整体将持续回暖。

  医保基金收支数据:医保基金收入从2009年的3,671.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0,697.7亿元,CAGR达19.5%;医保基金支出从2009年的2,797.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4,431.7亿元,CAGR达20.9%,医保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23年1-4月,医保基金收入11,403.1亿元(+8.1%),医保基金支出7,435.2亿元(+23.1%)。

  住院/门诊费用:2004-2011年,门诊/住院费用快速提高,2011-2016年增速放缓,而后随着医保控费政策加紧,医疗费用增速进一步放缓,2020年由于特定情况医疗费用快速提高。总体来看,除去2020年特定情况原因,2011年后门诊费用增速持续下降,住院费用增速波动中下降,但整体费用依旧不可避免的增长。门诊费用从2005年的126.9元增长至2021年329.2元,住院费用从2005年的4,661.5元增长至2021年的11,002.9元。

  2、创新药及制剂

  我国创新药行业正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从Me too到Me better甚至FIC/BIC,从立足本土到迈向国际,从追求Fast follow、扎堆网红靶点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自主研发。

  政策回顾:持续鼓励新药研发,强化新药审批提速。近年来,国家鼓励新药研发、加快审评审批的同时,从政策层面开始规范并聚焦提升制药企业的研发实力,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获益为核心的药物研发。2023年4月,CDE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创新研发进程,加快创新药品种审评审批速度。

  市场回顾:2023Q1药品销售额同比持平,1-4月诊疗人次明显复苏。从PDB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数据看,2023年Q1PDB样本医院药品销售554.2亿元,同比增长0.05%,1月受到复苏放开的阶段性影响,Q1整体药品销售额同比基本持平,预计2023年Q2起将有更明显的改善。以重庆市卫健委披露的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月度数据来看,2023年1-4月重庆市诊疗人次同比增长19.7%,整体呈现复苏趋势,其中医院同比下降3.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比增长55.5%。

  2023年上半年,医药行业虽整体呈现复苏趋势,但仍需进一步推动医保谈判由价格导向转换为价值导向,国谈品种进院最后“一公里”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支撑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业务

  微芯生物是由资深留美归国团队于2001年创立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已发展成为有机整合了早期研究、临床开发、产品开发及GMP生产、药政事务及药物警戒、营销、商业及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以核心技术为创新研发引擎,丰富原创新药产品线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专长于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研发,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价格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具有革命性疗效的创新机制药物。

  凭借自主创建的国际先进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微芯生物在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性疾病和抗病毒五个重大疾病领域已开发出包括西达本胺(已上市)、西格列他钠(已上市)、西奥罗尼(已进入临床Ⅲ期)、CS12192(Ⅰ期临床试验开展中)和CS23546(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在内的多个原创及创新药产品线。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西达本胺

  西达本胺是公司独家发现的新分子实体药物,机制新颖,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和全球首个获批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及晚期激素阳性乳腺癌的口服治疗药物,属于表观遗传调控剂类药物。

  西达本胺作用于表观遗传相关靶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第I类的1、2、3亚型和第IIb类的10亚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一类对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酶,西达本胺作为HDAC抑制剂,通过抑制HDAC的生物学活性产生作用,并由此产生针对肿瘤发生的多条信号传递通路基因表达的改变(即表观遗传改变)。具体而言,西达本胺的一般性作用机理主要包括:①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②诱导和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和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肿瘤杀伤作用;③抑制肿瘤细胞的表型转化及微环境的促耐药/促转移活性。

  西达本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商业化的情况:

  在中国,2014年12月,西达本胺获批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身化疗的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2019年11月,获批用于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绝经后、经内分泌治疗复发或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日本,2021年6月,获批用于单一疗法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R/R)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2021年12月,获批用于单药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R/R)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在中国台湾,2023年3月,获批用于荷尔蒙受体阳性且第二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接受体(HER2)阴性,且经内分泌治疗后复发或恶化之停经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妇女(联合依西美坦)。

  西达本胺除正在开展全球多中心一线黑色素瘤三期临床试验外,正在中国及国际开展联合不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多项临床试验研究。

  2.西格列他钠

  西格列他钠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机制胰岛素增敏剂,用于二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属于全新化学分子体的国家1类新药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也是全球第一个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的PPAR全激动剂。

  西格列他钠所针对的是胰岛素抵抗这一T2DM发生和发展的核心机制,通过适度激活PPAR三个受体,使得糖、脂、能量和蛋白代谢达到动态平衡。前期临床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西格列他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代、药效动力学特征,在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能量调控上显示了明确的疗效。

  西格列他钠商业化的情况:

  2021年10月,西格列他钠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

  3.西奥罗尼

  西奥罗尼是公司自主设计和研发的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新分子实体,是一个多靶点多通路选择性激酶抑制剂,属于小分子抗肿瘤原创新药,可选择性抑制Aurora B、CSF1R和VEGFR/PDGFR/DDR等多个激酶靶点。

  对存在DNA复制及端粒维持功能相关基因活性异常的肿瘤,对于Aurora B活性抑制更为敏感,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调控激酶Aurora B,或与其他细胞周期抑制化疗药物(如针对DNA复制、拓扑异构酶、微管蛋白等)联合形成合成致死,进一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通过抑制与血管生成相关的VEGFR和PDGFR,西奥罗尼可以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减少肿瘤的血液供应和生长;通过抑制与免疫细胞增殖活化相关的CSF1R及DDR,西奥罗尼可以抑制肿瘤局部免疫抑制性细胞的生长,从而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测和免疫清除功能。综上,西奥罗尼通过上述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基因组稳定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三种活性机制,实现多通路机制的抗肿瘤药效,从而发挥综合抗肿瘤作用,具有相对同类机制药物更优异的动物药效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公司正在全球同步开发西奥罗尼。

  4.CS12192

  CS12192是公司自主设计和研发的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高选择性JAK3激酶抑制剂,同时部分抑制JAK1和TBK1激酶,在研的适应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以局部或全身性异常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的炎症免疫性疾病。根据美国自身免疫性疾病协会的统计数据,目前已经有超过100种疾病类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炎等。

  5.CS23546

  CS23546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个小分子PD-L1抑制剂,通过结合PD-L1并诱导其内吞从而解除PD-1/PD-L1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活性。

  CS23546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口服吸收和肿瘤组织局部富集的代谢特征,单药针对不同肿瘤移植瘤模型均有显著抗肿瘤药效,联合化疗或公司自有品种如西达本胺和西奥罗尼则可产生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活性。CS23546产品工艺稳定,质量可控,有望作为新一代口服小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在不同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带来差异化优势,同时针对其他PD-L1信号介导的免疫相关疾病也具有应用潜力。

  目前,CS23546已经获准在中国开展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

  6.其他在研产品

  公司围绕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抗病毒五大领域储备了一系列独家发现的新分子实体的候选药物CS12088、CS23074等,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或早期探索性研究。

  除小分子化学药外,公司参股公司成都微芯新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大分子生物药特别是抗体药物方面,其引入的NWY001双抗预计在第三季度开始一期临床的患者招募;针对抗肿瘤治疗的单抗、双抗和抗体偶联药物也进行了立项开发。上述早期研发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中,将为公司的后续产品链扩充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经营模式

  公司专长于原创小分子药物发现与研究,有机整合了早期研究、临床开发、产品开发及GMP生产、药政事务及药物警戒、营销、商业及市场准入、产品战略及商务拓展、知识产权,发展成为以核心技术为创新研发引擎,丰富的原创新药产品线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物医药(biopharma)企业。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具体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原创新药的研发主要分阶段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公司创新药物的研发基于自主建立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核心技术,首先通过基于现代生物医学发现所揭示的分子病理信息,利用化学基因组学及相关生物信息学技术等探索性研究进行靶点发现或确认,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及基于片段的化学库合成、建立体外活性筛选方法(高通量筛选)、早期体内活性评价模型、基因组学及生物标志物研究等技术手段进行循环式的探索-发现-确认发现过程,最终得到活性适中、选择性高、毒副作用小、模式差异化大且可口服吸收的候选药物分子。

  筛选出的先导药物分子随即进入临床前综合评价阶段;经过充分的临床前综合评价,在动物或体外试验中证明了有效性和安全性后,公司开始申请进入临床研究。经国家药监局备案批准后,公司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开展临床I期-临床III期试验。I期临床试验是探索初步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耐受性特征,II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确认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III期临床试验则是全面考察候选药物在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试验结束后,公司根据临床试验情况,决定是否提出新药上市申请。新药上市后,公司需要根据安全性情况主动开展重点监测,并按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和报告。

  2.采购模式

  公司下设采购部,按照GMP管理规范的要求对主要起始物料、辅料、包装材料进行采购。公司根据物料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将物料分为关键物料A级、关键物料B级和一般物料等三类,其中对于关键物料A级和关键物料B级的采购需要选择经质量保证部门评估、审计、批准的合格供应商按批准的请购单进行采购;公司研发部门所用的化学试剂、关键耗材由研发部门自行按需采购;生产用的设施和设备、检验用的仪器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审批后采购。

  3.生产模式

  (1)西达本胺

  公司是西达本胺片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微芯药业是西达本胺片的受托生产企业,公司产品西达本胺片的生产基地微芯药业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锦绣东路21号,该基地已通过环评审查以及GMP认证,并严格按照GMP要求和药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

  公司采用按计划生产和订单控制生产相结合方式统筹安排,即微芯药业生产部根据公司全年产品需求量制定全年生产品种及批次计划,同时根据公司销售需求及安全库存情况制定详细的批次计划。如遇到临时订单按照流程追加临时生产计划。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部全程参与质量保证活动,对关键的工序和中间产品严格执行审核、放行程序。微芯药业对每一批产品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生产过程确认合格、质量控制环节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产品生产放行,公司质量管理部对批记录进行上市放行,只有经过上市放行的产品才能对外销售。

  (2)西格列他钠

  公司产品西格列他钠片由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其生产地址为成都市高新区康强一路298号。该生产基地已取得成都市环保局排污许可证,并于2021年7月取得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现场检查结果通知书,检查结论为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和附录要求;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采用计划生产和订单控制生产相结合的统筹计划生产模式,即根据公司全年产品需求量及安全库存情况制定年度、月度生产批次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生产,如遇临时订单则按照规范追加相应生产计划。

  公司质量保证部门参与药品生产所有质量活动,并按GMP规定对药品生产质量活动进行连续监督。公司每批产品在确保生产、检验均符合相关法规、药品注册要求和质量标准后由公司质量受权人进行产品放行审核,只有经过公司质量受权人放行的产品才能对外销售。

  4.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对肿瘤产品西达本胺的销售管理体系进行战略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患者为中心,根据疾病领域采取分线结合并线的管理模式来合理配置资源,以融合学术推广、商务拓展与市场准入、科研合作的布局,以强大、专业的医学专家团队和全面、精准的医学服务团队力争进一步更好的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公司代谢病产品事业部主营产品为双洛平(西格列他钠片)。双洛平属于全新机制的创新口服糖尿病药物,临床医师对全新机制的药物本着对患者负责的精神保持谨慎的态度。因此,事业部采用了严谨的自营+合作推广(海正药业(600267)负责)专业化推广模式,对于自营推广模式覆盖的区域,由自营团队负责专业化学术推广合作,通过开展上市后医学研究、病例观察、学术交流、传递正确药品信息、科普教育等方式,树立胰岛素抵抗治疗观念,传递双洛平临床疗效与健康获益。

  5.对外授权许可模式

  专利技术授权是指专利技术所有权人(授权方,Licensor)将拥有的专利或者技术,以合同的形式授权第三方(被许可方,Licensee)使用在他们商品或者研发过程中,并向第三方收取相应的费用的形式。

  公司的专利技术授权许可模式采用“许可费+里程碑收入+收益分成”的方式,其中许可费是指专利许可协议签订后,被许可方向授权方支付的初始费用,里程碑收入是指被许可方到达/完成合同约定的阶段/成果时,被许可方需要支付授权方相应的里程碑费用;收益分成是指授权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的分成比例分享被许可方未来的专利再授权收益或者产品销售收入。

  (五)市场地位

  西达本胺

  1、外周T细胞淋巴瘤

  2014年12月,西达本胺获CFDA批准用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填补了我国该治疗领域空白。2017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19年和2021年成功续约。

  FDA批准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非化疗药物主要包括2款HDAC抑制剂注射用罗米地辛、注射用贝利司他(其中,罗米地辛生产企业百时美施贵宝于2021年8月宣布从美国撤回用于治疗PTCL适应症),1款叶酸代谢抑制剂普拉曲沙注射液和1款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

  国内则批准了1款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以及普拉曲沙注射液和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根据临床试验结果,使用西达本胺的PTCL患者的总生存期更长,明显优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其他二线方案(普拉曲沙、罗米地辛和贝利司他)。西达本胺为口服制剂,依从性好,且1周2次服药即可。对不宜静脉治疗、不适合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西达本胺为唯一的治疗选择。

  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1》中,对于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西达本胺列为I级推荐(IA类证据);对于复发/难治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治疗,西达本胺联合信迪利单抗及西达本胺亦分别列为II级推荐(2A类证据)和III级推荐(2B类证据)。普拉曲沙于2020年在国内获批上市,在诊疗指南中列为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2A类证据;维布妥昔单抗于2020年在国内获批上市,在诊疗指南中列为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1A类证据,但仅推荐用于复发/难治PTCL中的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亚型。从药效机制角度,普拉曲沙属于新型的化疗类药物,维布妥昔单抗属于特定抗原限制的抗体偶联药物,而西达本胺作为表观遗传调控剂类药物具有更加综合的药效机制。

  近年来,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开展了广泛的临床研究探索,其中杰诺单抗最早完成其单臂注册性临床试验并提交了上市申请;还有其它不同品种的PD-1/PD-L1抗体开展了针对PTCL或者其中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说明书1-1-92特定的NK/T亚型治疗的临床试验,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临床证据。作为一类新的治疗手段,PD-1/PD-L1抗体的临床应用将为患者带来不同的治疗选择。随着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的推进,外周T细胞淋巴瘤领域已经集齐了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的全部策略。由于不同药物类别具有不同的药效机制,潜在的获益人群也不完全重叠,从提升患者的长期获益,各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已经是临床共识和常规策略。和大部分其它治疗手段不同,西达本胺作为口服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西达本胺的独特药效机制使它成为临床联合治疗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选择。目前,西达本胺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的临床探索仍在持续开展,这些研究会为西达本胺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乳腺癌

  2019年11月,西达本胺CFDA批准用于和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治疗乳腺癌,全球唯一获批晚期乳腺癌的表观遗传调控HDAC抑制剂

  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格局不断迭代创新,自2018年首个CDK4/6i+内分泌单药(ET)治疗方案获批上市后,中国已正式进入“内分泌+靶向”时代,CDK4/6i+ET治疗方案被定义为一线首选标准方案。CDK4/6i+ET作为新的一线标准方案可显著改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PFS,但是耐药进展仍不可避免。

  西达本胺联合依西美坦的随机对照3期临床试验中,西达本胺联合依西美坦在安全性明显优于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更多的患者可耐受足剂量的西达本胺,可带来更优的临床获益。通过表观调控机制有效阻断旁路活化,克服前线“内分泌+CDK4/6i”治疗耐药,为耐药患者提供临床获益更佳的表观解决方案,西达本胺+依西美坦是纯口服方案,相比目录内的阿贝西利+氟维司群方案中的氟维司群肌肉注射用药,具有极高的依从性和便利性。

  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1》,针对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I级推荐内分泌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内分泌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或氟维司群联用靶向药物西达本胺或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阿贝西利)。《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2.v1版》中指出,如果在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期间发生疾病进展,尚没有足够数据证明再使用CDK4/6抑制剂有获益,更支持换用另一种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2~3线使用西达本胺联合内分泌治疗的mPFS为6.0个月;既往未使用过氟维司群的患者的mPFS为7.0个月,相对延长趋势;而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的mPFS仅为3.1个月4,西达本胺联合内分泌的PFS获益优于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2年版)》中,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西达本胺联合更换内分泌治疗被列为考虑推荐方案。在新的“内分泌+靶向"治疗格局下,西达本胺联合内分泌治疗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版》1,推荐为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II级推荐方案。

  西格列他钠

  2021年10月,西格列他钠获CDFA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是全球首个上市的PPAR全激动剂。2023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代谢紊乱,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缺乏和生物学功能受损。据估计,中国有1.4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发病机制,约70%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血脂、血压异常高达72%,三者均达标率仅为5.6%。目前医保目录中胰岛素抵抗治疗药物种类较少。胰岛素抵抗是T2DM患者的核心病生理机制,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共同土壤”,与肥胖、血脂血压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也是现有药物治疗不理想的原因。

  西格列他钠其具有调控糖、脂、能量代谢动态平衡的全新作用机制,弥补胰岛素抵抗药物不足的短板,并填补了兼具降糖调脂及恢复机体代谢动态平衡作用的口服药的空白。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及能量代谢的持续综合获益。针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基线胰岛素抵抗水平较高(HOMA-IR≥2.69)和甘油三酯(TG)水平较高(TG≥2.25mmol/L)的患者中,西格列他钠48mg降低HbA1c明显优于西格列汀;在TG基线水平≥2.25mmol/L亚组显著降低TG达26%。西格列他钠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降低丙氨酸转移酶和总胆红素,对糖尿病肾病的监测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有一定下降作用。在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西格列他钠总暴露量为652人·年。各组的安全性事件均以轻度为主,未见与试验药物相关的重度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主要为轻度,发生率与安慰剂及对照药相当。

  西格列他钠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与保护临床专家共识》推荐西格列他钠为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治疗策略。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的核心技术与能力是在基于化学基因组学技术平台的新药分子发现与早期评价和临床开发综合策略的支撑下,科学有效地开发出具有临床差异化和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机制药物。这一核心技术与能力的优势体现在能够更早地对新药候选化合物进行有效性、差异化和潜在毒副性进行综合评价,有效降低后期开发风险;在随后的临床开发阶段,根据药物的科学原理与作用机制、治疗领域适应症的差异化选择与产品注册路径、综合风险控制措施,确定新药产品临床开发策略。这些都是针对药物研发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建立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并证明了其增加原创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公司继续坚持在这一核心技术平台基础上开展新药研发工作,从技术环节,加大了高性能的云计算平台对早期分子设计和优化的协助,同时结合药物研发新进展,积极拓展与大分子药物如抗体类的协同开发;在项目立项和开发环节,借助公司已建立的医学与市场资源,围绕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抗病毒五个治疗领域进行候选新药研发,选择与公司现有产品可形成高度互补和延伸的方向,提高研发与市场化效率。

  报告期内,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投入,公司进一步扩充了临床产品线,其中针对抗肿瘤及相关疾病的PD-L1口服小分子抑制剂获批进入临床,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候选分子TYK抑制剂也即将申报临床,同时,在上述5个重点治疗领域,多个不同的早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为公司的产品链良性发展提供支持。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获得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共19项,具体如下:

  (1)境内专利

  (2)境外专利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主要系报告期各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另微芯新域报告期购入双特异抗体新药YH008在大中华区域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占许可权益,报告期已按合同约定支付5,000万元。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两大产品西达本胺和西格列他钠销售稳健增长,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24,160.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9%。

  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4,759.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46%,其中进入当期费用化为16,217.28万元,同比增长113.38%,主要因微芯新域引进NWY001双抗产品,支付首付款及获得中国I期临床批件的里程碑付款共计5000万元已全部进入当期费用;NWY001预计在第三季度开始一期临床的患者招募。

  报告期内,超过二十项的早期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的研究项目正在推进中,在商业渠道铺设、对外合作、人才培养以及产能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诸多进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早期研发项目积极有序推进

  2023年上半年,深圳和成都两个小分子研发中心在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下,围绕重点领域和方向对在研项目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资源配置,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小分子PD-L1拮抗剂CS23546在国内获批开展I期临床试验,这是一个新型口服的小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显示了它在分子机制、药效学以及药代特征方面具有的差异化特点,目前正在推进临床试验相关工作。

  候选分子的临床前研究

  抗病毒候选化合物CS12088项目分子的临床前研究正在顺利推进中,完成了部分药效学、药理毒理、以及CMC相关研究。

  抗肿瘤候选化合物CS231295项目分子完成了临床前立项并完成了部分药效学、初步的药理毒理以及工艺研究,其他临床前研究顺利推进中。

  其他早期阶段的研究

  目前还在早期阶段的项目包括肿瘤领域(9项)、抗病毒(1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项)和代谢性疾病(2项),其中多个项目已经获得了活性先导分子,正在进一步的优化过程中,为扩充早期研发管线提供持续支撑。

  (二)国内外临床试验重要进展情况

  (三)进院覆盖与商业渠道建设情况

  爱谱沙(西达本胺)

  与1000余家医疗中心建立了供药渠道,覆盖了全国TOP200淋巴瘤及乳腺癌治疗中心,为方便患者,全国零售药店(含医保双通道零售药店)1000余家可就近购药,销售稳步增长。

  双洛平(西格列他钠)

  2023年1月通过谈判成功纳入《2022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于2023年3月正式执行。公司事业部今年充分利用产品进入医保目录这一利好,积极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准入,截止2023年6月,已正式准入医院500多家,销售数量同比增长456%。

  商业渠道铺设方面

  2023年上半年,西达本胺与西格列他钠双商品截至2023年6月30日商业渠道共包含79家一级商、151家二级商、2409家药店(双通道药店、院内药房、社会药店)以及开通了京东、阿里、仁参、广药大药房、广州方舟、广东一号大药房、无锡邻医7家电商平台。

  (四)公司产品质量建设情况

  公司始终秉承“患者利益为上、质量系统提升、科学风险管控”的原则,以最大程度保障产品质量和患者利益。公司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对公司产品从早期研究、产品开发、临床开发、技术转移、GMP生产、流通、使用及药物警戒进行全链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主动质量管理,以充分履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基于产品科学知识及监管法规,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风险予以主动识别并采相应控制措施,以能准确预警风险、及时控制风险并降低风险。

  (五)公司BD开展情况

  2023年上半年,在新产品方面,公司通过前期大量国内外项目评估(包括技术、成本、企业合作难易度等角度)及商务洽谈工作,为微芯新域完成引进第一个双抗项目的大中华区权益,用于之后的开发探索与联用策略。同时结合微芯及新域自身新产品研发情况,积极拓展各种外部资源,促进自研项目的研发进展。另外,与大量国内外企业、大学、机构研究所等保持常态化联系,了解并持续获得外部项目信息筛选可能的合作项目;在已有产品方面,积极推进项目产品与海外资源的对接;结合产品各方面实际情况,联合外部潜在合作伙伴,探索跨越海外注册门槛的策略途径。

  (六)公司产品生产情况

  根据集团2023年产品需求量,微芯药业计划生产西达本胺片12批,截至到2023年6月30日,已经完成5个批次的上市放行。产品质量符合注册标准要求。

  成都微芯2023年上半年生产西格列他钠片7批;面对进入医保后西格列他钠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已启动西格列他钠的二号生产线的工艺验证工作,在完成扩产线GMP认证后,将为保障在今年第四季度西格列他钠原料药的需求做好生产准备。西奥罗尼工艺验证及质量研究按计划有序开展;上半年未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无环保、消防、职业健康、危化品和易制毒等行政处罚。

  (七)公司人才建设、企业文化传播情况

  为支撑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升组织战斗力,2023年在人才建设方面:持续建设集团核心岗位人才梯队,以目标岗位要求为基准描绘人才画像,明确人才标准,为业务管理者提供团队人才建设方向,为选拔、储备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依据。不断深入业务,以解决业务挑战、满足业务需求为着眼点,匹配人才赋能项目。同时,开展“知识萃取”项目,萃取组织成功的经验或技能,提炼有价值的知识“干货”,形成微芯专属知识提升课程。专业知识萃取、管理体系赋能等多样化学习发展项目以数字化线上学习平台为载体,打造数字化学习运营体系,提高学习管理效率和覆盖面,成为每一位微芯人持续获取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学堂。

  微芯核心价值观是聚合企业的文化力,2023年继续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的企业文化活动,员工深入理解微芯文化,并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地不断践行。同时,公司坚持履行社会责任,2023年集团在各地开展“微芯公益行系列活动”之---捐步助学活动,员工捐步、公司捐资,向四川一小学捐赠一间图书馆,为祖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三、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迭代的风险

  公司的核心技术系根据生命科学和新药研发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技术而构建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与早期评价平台”。公司研发管线的药物筛选均来源于该核心技术平台,其有效地降低了新药的后期开发风险。但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若未来行业内出现突破性的技术发现或公司核心技术相关领域出现突破性进展,而公司未能及时跟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保持技术先进性,则可能会削弱公司的竞争优势,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临床研发的风险

  一个全新结构的原创新药的成功研发,需要经历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取得监管机构批准、等过程,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研发进度被延迟或无法实现商业化,从而损害公司的业务,前期的资金投入无法为公司带来收入和现金流,从而为公司正常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核心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公司持续创新、长期保持技术优势的重要基础。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不断加剧,能否维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技术人员加盟,关系到公司能否继续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的潜力。公司已组建了以XIANPING LU、李志斌、潘德思和山松等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并且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如果公司的研发人员大量流失,则可能造成目前进行中的部分在研项目进度推迟、甚至终止,或者造成研发项目泄密或流失,给公司后续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已上市产品出现竞品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均为自主研究发现并开发的新分子实体且作用机制新颖的原创新药,其中西达本胺已有两个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乳腺癌,在日本有成人白血病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两个适应症获准上市和中国台湾有乳癌适应症刚刚获批准上市;西格列他钠已有一个适应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西奥罗尼治疗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针对上述适应症,国内存在已上市或尚处于临床阶段的药物,未来如果针对相同适应症的新药或者相关仿制药获批上市,则会增加可选治疗方案,加剧市场竞争,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2.原创新药市场导入期漫长的风险

  原创新药研发成功并获批上市后,还要历经市场开拓与学术推广等过程,方能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如果新药上市后在市场开拓与学术推广等方面遇到瓶颈或者新药的安全性、疗效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未能有效获得医生及其患者的认可,或者产生目前科学尚未认知的风险,都可能给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及盈利能力带来一定风险。

  (三)行业风险

  生物医药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会受到包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多个不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与监督。公司需受到监管部门众多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约束,现行的监管框架涵盖了微芯生物营运的所有方面,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定价、质量控制、环保等。如果行业有任何不利于公司的监管变动可能会增加公司营运的风险。

  (四)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公司第一个原创新药西达本胺分别于2014年12月和2019年11月获批用于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两项适应症治疗。公司第二个原创新药西格列他钠于2021年10月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适应症治疗。此外,公司正在开展多个原创新药多项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以及一系列新分子实体的候选药物的早期探索研究。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相应增加市场拓展、管理人员及研发投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160万元,同比增长11.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569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63万元。

  鉴于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且容易受到不可预测因素影响,如果公司在研项目或产品临床试验结果未达预设目标、临床试验进度和获批上市时间不确定等,都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报告期末,公司的开发支出和在建工程余额较大,如相关项目未能获批上市,则开发支出和在建工程的资产减值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如相关项目获批上市后销售增长缓慢或因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销售收入的实现,则新增无形资产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存在因相关资产减值、销售收入不能覆盖新增折旧和摊销从而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国内创新药市场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公司专注原创新药行业,自主研发能力强,研究领域与研发方向市场广阔。2018-2022年中国原研药支出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1%,是推动药品支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原研药支出的年复合增长率仍将保持在5%以上。公司主要在研项目集中于肿瘤、代谢、自身免疫等,2023年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4个重要品种研究稳步推进,2项sNDA已获受理,专利授权方取得西达本胺在台湾地区针对乳腺癌适应症的上市批准。

  2、核心产品西达本胺竞争力强,营收保持增长,西格列他钠纳入医保目录

  西达本胺为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原创新药,已有两个适应症外周T细胞淋巴瘤、乳腺癌国内获批上市,两个适应症都被国内权威指南推荐,产品竞争强;2023年上半年西达本胺销量为766656万片,同比增加17.65%,此外2023年已递交西达本胺针对弥漫大B细胞瘤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被CDE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另外公司还在积极布局表观免疫联合治疗多种实体瘤,以实现原创新机制药物的超长生命周期。

  公司抗2型糖尿病I类原创新药西格列他钠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2023年3月1日正式执行医保价格后,上半年销售数量同比上涨456.26%。西格列他钠片所针对的是胰岛素抵抗这一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核心机制,通过适度激活PPAR三个受体,使得糖、脂、能量和蛋白代谢达到动态平衡。前期临床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西格列他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代、药效动力学特征,在T2DM患者的血糖和血脂调控上显示了明确的疗效。24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57%,降低甘油三酯水平26%。且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核心发病机制,也是血脂异常、脂肪肝等代谢病共同土壤。超6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紊乱。因此临床上急需一个针对胰岛素抵抗,同时综合调控血糖血脂的药物。西格列他钠上市,正好弥补了这一临床需求。

  3、拥有自主研发创新药的核心技术平台

  公司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和早期评价平台这一核心技术体系。化学基因组学技术利用大量已知的基因表达数据及其功能意义分析,通过对各种已知化合物(好药物或者失败的药物)及任何新化合物对全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相关性的并行研究,对新化合物可能的分子药理和毒理进行评价和预测,不断优化候选化合物结构,使综合评价指标最好的先导化合物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开发,从而对降低新药开发风险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也正是美国FDA为促进创新药物开发的成功率而提倡的关键路径行动(Critical Path Initiative)。该平台体系通过支持早期风险预测,有利于降低临床开发风险,提高临床开发效率,高度体现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提升持续自主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探索适合国情国力的新药研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原创新药临床开发优势

  公司在临床研究阶段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设计原创新药的试验方案,强调患者的医学需求为首位,临床运营重视进度与质量并进,高标准推进临床开发的项目运行。主要通过自建的临床医学运营、数据管理和数据统计的专业团队,按照国际标准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关键性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和数据质量。部分必要的研发服务会委托合同研发组织(CRO)和临床机构管理组织(SMO)提供。

  5、对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的专利战略布局

  公司专注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新药开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建全了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专利风险预判机制、专利风险管控机制和全生命周期专利布局机制。在药物发现、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中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全流程管控,实施全生命周期的专利保护策略,持续延长专利保护期限,为公司战略目标的执行保驾护航。

  在药物发现阶段,知识产权部负责项目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分析,并持续更新,以供研发中心参考,紧密配合研发中心开展新分子实体的专利风险预判工作,及时启动和持续实施专利风险管控机制,提前识别、规避和消除可能存在的专利风险,熟练运用专利优先权策略,助力提高新分子实体发现的效率。

  在药物开发和商业化阶段,熟练运用专利申请与布局策略,在境内外实施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专利布局。知识产权部与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临床开发中心紧密协同,从药物发现、技术转移到临床开发,持续从化合物、晶型、异构体、制备方法、制剂、联合用药和适应症等方面逐步开展多层级的专利布局,将原创技术成果及时以专利的形式进行保护,构建专利壁垒,以形成持续性的、系统化的专利保护网络。

  已上市产品西达本胺和西格列他钠,以及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各项目,每年持续布局新的专利,持续延长专利保护期限。

  6、安全、智能化的生产管理体系

  微芯药业布局西达本胺原料和西达本胺片制剂两个车间,原料药车间采用自主设计的工艺路线并密闭化生产,工艺重现性高,产品质量稳定。制剂采用自主发明的分散体专利技术,采用国内先进的固体制剂生产线设备,结合先进的检验分析仪器,实现生产质量活动规范化、标准化。

  公司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建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对药品生产进行全程质量监控,确保药品质量。

  成都微芯产品均为原创1类新药,其生产为中间体、原料药以及制剂全产业链布局,拥有8个生产车间;公司中间体、原料药均采用自主设计工艺路线,采用成熟的西门子WinCC工艺自控系统进行生产控制,制剂生产线采用国内先进的制粒、干燥、整粒一站式密闭自动生产线,包装生产线采用先进的橱窗式内外包联动生产线;公司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要求建立药品生产保障质量体系,并通过药监部门的GMP符合性检查。

  7、符合国际规范性的药物警戒体系、准入国际规范市场国家的药政能力

  微芯生物在集团层面建立了符合法规要求和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药物警戒体系,成立药品安全委员会,下设药品安全评估委员会和应急指挥部,以处理潜在药品安全相关的重大事件。公司药物警戒体系由多个部门组成并跨部门协调合作,对总部或各下属子公司所持有的产品进行从首次进入临床试验至上市后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监测和风险管理。公司设立了400免费咨询电话、传真及PV公箱,接收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市场项目、上市后研究等各种来源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实时接收监管机构的反馈数据,每月检索科学文献,定期开展数据分析评价、安全性信号侦测、风险鉴定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等一系列满足法规要求的药物警戒活动。此外,公司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公司全员的药物警戒培训,加强公司员工对药物警戒的认知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任;同时制定了药物警戒体系关键活动的质量控制指标,定期开展内审,保证公司药物警戒活动的合规性,以促进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有效的用药,维护公众健康,使公司药品持续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福音。

  公司基于自身的原创技术支撑和中国早期研发的全球开发策略,积极推进原创产品进入国际规范药政市场参与竞争。目前,公司有西达本胺、西奥罗尼、CS12192三个品种已获美国FDA或其他多个国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或已上市。公司的创新药在国内外同步注册,后续开展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创新药价值。公司在美国新泽西州建立了国际临床开发中心,同时公司具备应对国际政策的变化、技术规范的挑战等,以期实现公司制定的基于中国早期研发的产品全球开发战略,确保公司药品的全球开发顺利推进。

  8、重视核心价值观与人才培养

  “正直诚信、平等互尊、高效协作、追求卓越、科学创新、患者获益”是微芯特有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微芯精神,营造微芯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氛围,让员工在工作中畅所欲言地探究科学。同时,公司向优秀倾斜的激励机制,鼓励那些创造价值的员工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福利项目、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无不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爱,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公司企业文化吸引着志同道合的人才一起专注于创新药事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正药业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