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丸龟制面最早2023年重返中国,目标2028年3月前重新开店数百家)
“最早将于明年开设样板店。”
公开资料显示,正大集团成立于1921年,是首个进入中国的外企企业,以农牧食品、商业零售、电信电视三大事业为核心,2021年全球总销售额840亿美元。近年来,正大集团也从幕后走到台前,提出要“打造百万餐饮终端”的目标。先后推出可喜可禾、面小蛮、好时煎饺、THE C. HOUSE、eat n work等餐饮品牌,一二线城市、早中晚三餐、快餐和高端品牌都有涉足,但实际效果有限。
东利多在2012年凭借丸龟制面进入中国市场,内地、香港、台湾同步铺开,当时曾计划2015年内地开店100家,入华5到7年甚至能开到1000家。内地门店数在2020年达到最高,仅为45家,分布在上海、北京、宁波、天津、杭州5个城市。其中,上海最多为23家,占比超过51%,北京13家、占比近30%。
随后,丸龟制面开始了闭店进程,其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的门店数迅速锐减。受疫情影响,最终在2022年8月最终关闭了内地所有门店。香港的门店从16家关到了9家,台湾门店数也遭到了腰斩,从44家一路跌至22家。东利多当时表示集团在重新制定战略。
而在2017年,东利多开始着手收购谭仔国际,转而力推“谭仔云南米线”及“谭仔三哥米线”两大品牌,逐渐放弃主品牌丸龟制面。
不久前,“日式快餐为何不再受宠”话题一度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丸龟制面、花丸乌冬面、味千拉面都在讨论之列。
吉野家旗下的花丸乌冬面也于今年8月宣布在内地进行全面闭店,入华10年来门店数最高达37家。同样遇冷的味千拉面Q3财报显示,门店数量从2021年底的737家减到了今年年中的669家,仅半年就关店68家,同店销售同比下降11.1%,快速休闲餐厅业务销售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4.7%。
早年间,日式快餐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短暂吃到了餐饮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国内消费者也以在它们就餐作为一种时尚。但随着品牌老化,普遍在口味和形式上没有创新,在日料越发平常的当下,中国消费者逐渐对“日式滤镜”祛魅。
丸龟制面在中国市场折戟而归,并不甘心就此放弃,选择再次回归时,餐饮市场竞争加速,只有具备足够的价格竞争力,抓住中国当地的需求,才能长久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