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日系品牌遭遇“滑铁卢”:本田、日产11月销量腰斩 供应链危机犹存

来源:财联社 作者:张屹鹏 2022-12-06 17:1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日系品牌遭遇“滑铁卢”:本田、日产11月销量腰斩 供应链危机犹存)

财联社12月6日讯(记者 张屹鹏)2022年车市的“金九银十”虽成色不足,也算平稳度过。但进入11月后,本田、日产相继交出销量“腰斩”的成绩单表明,疫情、供应链、自身产品力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12月5日,本田中国数据显示,11月本田在华终端销量78,126辆,同比下滑42.84%。其中,广汽本田销量45,512辆,同比下滑34.17%;东风本田32,614辆,同比下滑51.72%。

同日,日产公布了2022年11月中国区业绩,表现同样疲弱。11月,日产中国区销量为47,983辆,同比下降52.5%。其中,东风有限乘用车事业板块(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和东风有限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分别同比下滑53.3%、34.2%。

两大日系品牌面临的局面与11月车市整体下行不无关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坦言,“11月车市并未出现'翘尾'行情,当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到了65.3%,疫情已波及很多主要消费市场,如广东、北京、河南、重庆等,据经销商反馈11月销量远不及预期。”

当拉长时间维度后,数据似乎揭露了更多原因。

今年前11个月,本田在华累计销量1,234,610辆,同比下滑11.36%;日产为974,715辆,同比下滑20.2%。去年这个时候,本田曾称“受到了零部件供应紧张的影响”,而日产将“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跨行业原材料短缺等外部因素影响”视为彼时销量遇阻的主因。“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日系品牌从去年开始就遇到了供应链问题,至今仍未有效解决,这直接限制了两个品牌在2022年全年的表现。”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不仅是疫情原因,还有全球芯片供应的连锁反应。”一位广汽本田内部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本田的很多零部件来自欧美大厂,所采用的芯片也非常分散,如今零部件供应十分被动。“最近几年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新产品使用很多新技术和新架构,‘芯片荒’问题凸显,多方因素造成了现在的情况。”

“持续的芯片及零部件短缺和因新冠疫情加剧导致的重点城市管控等,对公司销售带来了持续影响。”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表示。

除供应链因素外,不复当年之勇的热销车型的日趋平淡,也是日系品牌今年全年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以东风日产为例,据乘联会数据,东风日产销量支柱轩逸今年1-10月销量为366,527辆,同比下滑12.8%;天籁10月销量为12,068辆,同比下滑超三成;而作为曾经的SUV当家花旦,奇骏今年多次月销在千辆上下,乘联会SUV销量排行中已不见其身影多时。

日系品牌遇到的危机,并非只出现在中国。美国标普全球移动(S&P Global Mobility)追踪调查特斯拉消费者流入渠道后发现,被特斯拉抢走最多消费者的汽车品牌便是丰田、本田。

标普全球移动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的调查结果显示,从其他汽车品牌转到特斯拉的消费者总数为19万人左右,其中15.3%的人选择了特斯拉,此前其均为丰田车主;排名第二是本田,13.3%的消费者从本田转向特斯拉。标普全球移动分析认为,主因是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目前尚无一款有吸引力的电动汽车可以竞争过特斯拉。

虽然日系品牌正在努力布局新能源车市场,计划推出更多电动化车型,但短期内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芯片荒’问题可能还会持续,从采购和技术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零件替代方案的推进还需要一些时间。”上述广汽本田内部人士表示,“希望明年能好起来,我们接下来的新车还有很多,就是在为后续发展做准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风股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