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事关财政收入、专项债、新增债务,2023年怎么看?券商最新盘点预测来了

来源:财联社 作者:刘海 2022-11-30 18:1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事关财政收入、专项债、新增债务,2023年怎么看?券商最新盘点预测来了)

财联社11月30日讯(编辑 刘海)临近年末,央行再次降准0.25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精准调控,以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券商认为本次降准的实质作用是释放了长期流动性,利好资金面的稳定,对债券定价存在中期的影响;信号作用在于确认了宽货币周期的延续,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普遍为“未至转向时点”,那么,市场对于财政政策的预期又将如何?财政收入、专项债、新增债务等方面,2023年怎么看?财联社整理了10月份财政数据解读,及部分机构对明年财政政策的最新展望。

财政收入回升,收支压力有所缓解

从财政部公布的10月份财政收支数据来看,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39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5%。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3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

整体来看,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延续了过去2个月的增长态势,并且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延续积极态势下,当月收支缺口较上月有所收窄至3.29万亿元,收支压力有所缓解。

国元证券指出,细分来看,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5.65%,实现收入规模2.02万亿元,创10月记录新高,但累计收入进度为82.51%,仍旧较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方面,10月增速继续加快,民生领域支出延续加速态势,合计增长10.41%,社会保障和就业与卫生健康分别同比增长13.93%和43.58%;基建支出降幅亦收窄至-0.94%。

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来看,1-10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16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7%,降幅有所缩窄,中泰证券认为,降幅缩窄的主要原因在于5000亿专项债在10月迎发行高峰。1-10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58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

在明年经济或将在消费、地产、出口等领域面临挑战的预期下,中信证券表示,要想实现稳经济目标,广义财政的扩张势在必行。

土地财政影响下降,中央、政策性银行作用或将凸显

今年以来,土地出让金整体继续下滑。据华安证券统计,2022年9月,受“金九银十”季节性规律带动,土地出让金环比增加,但同比仍然下滑。10月,土地出让金收入较9月环比下降,同比2021年出现小幅正增长,是否构成拐点尚难以判断,或许已经阶段性触底。

中信证券认为,受到土地收入下滑的影响,部分地方财力有所削弱,中央财政、政策性银行和国有企业在稳增长中的作用有所凸显。

国海证券也认为,政府性基金方面,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情况全面改善,最快也要到 2023 年三季度。专项债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进入预警区间,专项债增量预计有限。预计 2023年地方专项债新增规模或将延续 2021、2022 年趋势,较上一年压降1000-2000 亿元(注:2022年专项债额度3.65万亿,对于计算2023年预计是3.45-3.55万亿)。

光大证券则表示,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率或突破120%的债务警戒线。因此,在地方债务扩张约束下,2023年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有限,但考虑到2023年仍有较强稳增长诉求,其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在4万亿左右,并且发行特别国债的紧迫性在上升。

不过,中信证券则表示,明年财政预算赤字率和新增专项债额度均会有所突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由今年的3.65万亿上调至4万亿以上,释放更多的预算内财政空间。其预计还将通过加强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引导特定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加大调入资金以弥补预算内财政缺口。

新一轮留抵退税空间有限,中央赤字空间或打开,预计赤字率上调至3%以上

Wind数据显示,今年10月,货币当局其他负债科目为4,588.1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国海证券称,经过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之后,央行表内未上缴利润规模已经回到历史低值,新一轮“留抵退税”行动空间有限。从财政存款数据来看,二季度以来财政存款消耗较快,2022年一般预算内资金转结余到下年的金额也将低于2021年。

因此,一般预算内赤字有上调必要。此外,光大证券还表示,过去两年财政强调可持续,中央政府杠杆率并未大幅上行,2023年加杠杆有空间。预计2023 年赤字率或按照 3.1%安排,赤字规模或达4万亿左右。

中信证券则称,赤字率或由今年的2.8%上调至3%以上。

国海证券认为,考虑到2023年政府支出压力大于2021年,政府赤字率设定或在3.2%以上。 若赤字率设定为3.4%(高于2021 年、低于2020年),对应政府新增债务4.3万亿元。

准财政或加码

据中信证券测算,三家政策性银行新增贷款规模由2020年的1.6万亿增加到今年的2.7万亿(假设年初的计划额度按照1.3万亿来测算,加上后来追加的8000亿和两个3000亿);包含特别国债在内的国债、地方债以及政策性银行贷款今年对经济的净贡献或达到10万亿元左右。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使用更为灵活,配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在基建和制造业领域对预算内财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国海证券也表示,政策性银行工具(信贷、开发性金融工具)审批步骤少,更善于应对 2023 年不确定高的宏观环境。政策性还可以通过已经重启的PSL,直接向央行融资,减少债务集中发行对市场的扰动。

光大证券进一步表示,2023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支撑,但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将有所减弱,基建扩张仍依赖准财政持续发力,预计全年基建增速7%~1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元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