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风口!脑机接口孕育新机,A股数十家企业布局)
刚刚“秀”过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马斯克又将进行脑机接口演示活动。
不过日前活动临时发生变化。当地时间周日,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Show & Tell技术演示活动推迟一个月,推迟至当地时间11月30日。
脑机接口在全球科技达人马斯克带领下,俨然已经成为新风口。当前国内在研发、政策等方面也对该领域进行布局,A股上市公司或投资、或自行研发脑机接口的也有数十家企业,孕育了新的投资机会。
脑机接口空间广阔
Neuralink是一家由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立的公司,研究对象为脑机接口技术。
脑机接口是在人或动物的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信息交换的装备,脑机接口系统从大脑皮层采集信号,并转换为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信号,提取信号特征、识别并转化为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据华安证券研报显示,脑机接口目前可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类,非侵入式目前占比最高,但信号噪声较大,对后期处理要求较高。
马斯克的Neuralink是采用侵入式技术的代表性企业,目前已获FDA认证进行人脑实验,未来产品可治疗重度抑郁、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以非侵入式为主,主要应用于运动辅助、脑部疾病诊疗等医疗领域。
脑机接口的应用领域较广,最典型的是脑机接口的输出可替代由于损伤或疾病丧失的自然输出,未来将率先应用于医疗康复行业。
根据《脑机接口标准化白皮书2021》,2019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12亿美元,预计2027达37亿美元,CAGR15.5%,目前下游医疗保健领域占比62%,其次为疾病治疗。麦肯锡预测未来10到20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将产生700-2000亿美元经济价值。
虽然前景极富想象空间,但鉴于技术、法律以及伦理等原因,目前产业链发展仍在初期阶段,上游设备尚未实现标准化量产,自研BCI芯片和算法成为核心技术壁垒。
产业链发展梳理
脑机接口设备主要包括脑电采集设备、BCI芯片、处理计算机以及数据集&处理算法、操作系统级分析软件、外部嵌套设备等。
从功能看,脑电采集设备主要采用电极帽/微探针/微电极,BCI需要实现脑电信号的预处理、信号通信甚至部分信号处理环节。
BCI芯片是整个产业链环节的技术壁垒,涵盖了模拟、数字、通信等多种功能。其高门槛在于模拟电路设计挑战大、低功耗要求高,以及同时具备无线能量传输的无线通信技术。目前BCI芯片主要有通用和ASIC两种方案,美国如Neuralink、布朗大学,国内如复旦大学等均设计了自己的专用芯片。
具体来看,2019年,马斯克的Neuralink发布了自研的N1芯片,集成了具有超高信噪比、超低功耗的放大器前端、ADC以及片上信号处理系统,并采用了蓝牙的无线传输方式,该芯片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预想的使用效果。
2021 年初,媒体报道国内复旦大学研发的BCI芯片进入第五次定型流片有望年底商用。这款64通道BCI芯片使用13.56MHz 频段进行无线能量充电与指令传输,速率大54Mbit/s,每个通道的输入参考噪声只有6.7微伏,功耗仅为340纳瓦,整个芯片模组续航超过24小时。
而具体到商业化的终端企业,目前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独角兽公司有Neuralink、NeuroPace、MindMaze、Kernel、Dreem、神念科技、博睿康等,A股创新医疗(002173.SZ)、世纪华通(002602.SZ)、浙大网新(600797.SH)、汤姆猫(300459.SZ)、科大讯飞(002230.SZ)等;BLE蓝牙芯片以及IP供应商则有泰凌微、锐成芯微、博通集成等。
日前,知名游戏公司三七互娱(002555.SZ)也投资了一家脑机接口企业,投资标的是华南脑控(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华南脑控一家专注脑机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人工智能前沿高科技企业。
华南脑控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远清及其合作者在脑机AI领域深耕二十年,研究成果包括精准的脑信号分析与脑信息解码算法群,脑机AI云计算平台、高效多模态脑机交互系列技术及系统等。
当前李远清团队与10余家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合作10余年,在国际上引领推动脑机AI技术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高位截瘫患者的功能辅助与康复、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检测、辅助诊断与康复预测等方面。
基于良好的发展势头,近期上海还发布脑机接口利好政策。在《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上海提出,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脑机接口技术。
政策、产业相关环节日趋完善,将推动脑机接口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