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14家A/H股上市车企半年营收双增比例不足三成 赛力斯、海马汽车等亏损持续扩大

来源:财联社 作者:徐昊 2022-09-01 12:4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14家A/H股上市车企半年营收双增比例不足三成 赛力斯、海马汽车等亏损持续扩大)

财联社9月1日讯(记者 徐昊)随着中报披露大潮的结束,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汽车企业也交出了各自的业绩表现。在财联社记者统计的14家A/H股上市整车企业半年报中,仅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力帆汽车于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上汽集团、江淮汽车以及东风汽车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利润下滑,而北汽蓝谷、赛力斯和海马汽车的亏损幅度继续扩大,汽车行业的马太效应凸显。

作为目前市值最高的整车企业,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的高速增长支撑了其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量达64.64万辆,同比增长162.03%;营业收入1,506.07亿元,同比增长65.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5亿元,同比增长206.35%,两项指标都刷新历年半年报新高。

单车溢价能力和销量的提升,成为比亚迪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华创证券最新研报显示,剔除比亚迪电子业务,公司二季度单车平均售价17.2万元,环比增长1.5万元;单车净利0.7万元,环比增加0.5万元。

同样取得营利双增的广汽集团,上半年累计销售114.99万辆,同比增长12.02%,而日系“两田”的突出表现贡献了广汽集团绝大部分收益。报告期内,广汽集团投资收益约为84.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9.95亿元,增幅30.68%。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84.17亿元,去年同期为63.25亿元。广汽集团称,公司投资收益增长,主要是本报告期内日系合资企业盈利增加等综合所致。

尽管上半年销量出现了16.12%的下降,但近年来追求品牌向上的长城汽车也实现了营利双增长。财报中特别提到,长城汽车上半年毛利为114.20亿元,同比增长13.48%,毛利率达18.38%。长城汽车表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单车售价上升带来毛利增长,以及汇率收益增加所致。”

万联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单车平均售价10.84万元,同比增长20.65%,且售价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14%。

相比之下,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汽集团和江淮汽车则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业绩承压明显。“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原因是:疫情反弹对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导致公司销售收入减少。”上汽集团在财报中表示,“同时,芯片供应紧张、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产品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

在上半年转盈为亏的江淮汽车将业绩下滑原因归结为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特别是3月中下旬以来新冠疫情的多点爆发,对汽车产业链供给链造成严重冲击。此外,受行业影响,商用车市场在用车换购需求动力不足,导致公司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 作为“腰部企业”,且一直持续亏损的北汽蓝谷、赛力斯和海马汽车,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则进一步加大。以赛力斯为例,上半年实现营收124.16亿元,同比增长68.14%;净利亏损17.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1亿元亏损有所扩大。

数据显示,今年1-6月赛力斯累计销量2.16万辆,同比增长884.98%,但其背后是销售费用高达247.09%的同比增长。赛力斯称,销售费用的大幅增加主要系高端新能源汽车广宣费用、销售服务费等增加所致。

纵观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曾用“上游企业利润暴增,但下游企业却‘连汤都喝不到’”,作出形象比喻。根据中汽协数据,上半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40892.8亿元,同比下降4.2%;实现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5.5%。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马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