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半年车市盘点之市场篇:13家上市车企6月销量环比均增两位数 全年零售或达2100万辆

来源:财联社 作者:徐昊 2022-07-08 20:3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半年车市盘点之市场篇:13家上市车企6月销量环比均增两位数 全年零售或达2100万辆)

财联社7月8日讯(记者 徐昊)经历了1月的“开门红”、2月的春节厂家,再到3、4月受疫情影响的严重下滑、5月的企稳,国内乘用车市场在6月终于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迎来了2022年上半年的精彩收官。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94.3万辆,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43.5%,6月零售环比增速处于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值。1-6月累计零售926.1万辆,同比下降7.2%,其中3-5月同比下降103.1万辆对上半年车市影响较大。

“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同比增22.6%,较5月的下降17%改善40个百分点,稳产保供举措逐步显现效果。”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4、5月因疫情迟滞的产能和需求在6月开始释放,且6月车市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叠加主流车企为弥补前期销量损失而追加的优惠活动,是上半年车市在收官之月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

政策推动市场强势反弹

从财联社记者统计的13家上市整车企业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情况看,其在6月均实现了两位数的环比增长,且除海马汽车以外的12家车企全部实现了同比增长。

其中,受到疫情干扰严重的上汽集团在6月全面爆发。在自主品牌方面,今年1-6月,上汽乘用车累计销售36.6万辆,同比增长22.2%;而在6月单月同比增长75.8%、乘用车整车销售8.3万辆的带动下,让上半年上汽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的比重超过了50%。

在合资品牌方面,6月上汽大众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 93.9%;上汽通用销量12.5万辆,同比增长 47.3%;上汽通用五菱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29%。三大合资板块的表现,也成为上汽集团重启增长的重要支柱。

“上海车企产销增幅较强,体现产业稳工复产的效果突出。”崔东树表示,受疫情影响的进口零部件短缺问题改善、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逐步恢复基本供货,促进了全国6月的生产迅速恢复。“近期保供复产效果良好,长春和上海产业链保供政策下的生产提升明显。”

与供给侧多措并举相对应的,是需求侧出台的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在崔东树看来,市场超强增长的原因,主要是车市自身因素和政策驱动的组合效果。从5月开始,国常会推出购置税减半的“大礼包”,此后有20多个省和40多个城市发布了促消费的政策。

“我们5月中旬预计2022年乘联会零售销量是1900万辆,同比下降5%。通过购置税优惠等诸多新政策的实施,经过7个月的促消费努力,将推动今年全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100万辆的规模。”崔东树预测称。

新能源汽车表现持续高涨

相对于燃油车的触底反弹,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环比表现反而超过预期。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57.1万辆,同比增长141.4%,环比增长35.3%;1-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46.7万辆,同比增长122.9%。

在上述13家车企中,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产品的车企,包括比亚迪、北汽蓝谷以及“蔚小理”,上半年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此外,1-6 月广汽集团累计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也达到了113335 辆,同比增长119.9%,亦助力广汽集团在上半年实现同比增长。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达到了16家,突破两万辆的包括比亚迪13.38万辆、特斯拉中国7.89万辆、上汽通用五菱4.95万辆、吉利汽车2.97万辆、广汽埃安2.41万辆和奇瑞汽车2.28万辆。其中比亚迪依靠新能源汽车的出色表现,再次坐上了“自主一哥”的位置,而特斯拉在6月的销量亦创下了历史新高。

“目前主流乘用车车企的新能源汽车表现日益走强,多数主流车企新能源车销量已经突破月销2万辆,形成一定的规模制造优势,表现很强。”崔东树分析认为,近期传统车企新能源渐入佳境的原因是由供需两侧共同推动的,“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是在购车价格与燃油车基本持平下的低使用成本优势。同时,新能源车路权优势进一步推动了限购限行城市的购买热情;同时,主流车企对发展新能源车也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

当然,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也离不开近日的政策推动。“各地出台鼓励消费政策力度大,部分补贴和消费券政策属于先到先得或到6月底截止,这进一步拉动6月车市火爆。”崔东树进一步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马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