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专访能源基金会龚慧明:汽车产业降低碳排放要从技术上进行突破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专访能源基金会龚慧明:汽车产业降低碳排放要从技术上进行突破)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闭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2022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包括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尤其是要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等。

作为持续推进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的“先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汽车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围绕着汽车产业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议题,提出了多项建议举措。

能源基金会中国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降低碳排放,并非意味着要“勒紧裤腰带”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是要以技术突破为基础,实现能源的转型。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在众多行业当中,汽车行业是具备技术突破可能性最大的行业之一。

降低汽车业碳排放要以技术先行

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后,为践行上述目标,国家又分别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顶层设计文件。

业内普遍认为,“双碳”目标的确立,为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板块,有望在“双碳”背景下实现进一步的规模扩张。

龚慧明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碳达峰的角度来说,有很多途径和手段可以推进目标的如期实现,包括公共交通的转型、能耗目标考核的不断趋严等等。但从碳中和的角度来说,必须要通过技术突破来降低碳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是节能减排技术突破的高地,其大规模的应用和发展,将进一步的推动汽车与交通领域的绿色发展。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建议道,有必要建立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技术能力与体系,同时建议建立汽车低碳技术孵化机制,对低碳环保材料技术给予重点扶持,推动汽车低碳技术示范项目快速落地。

需正视碳交易市场的价值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汽车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要进一步明确汽车行业的“碳中和”路线图。

陈虹表示,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尚缺少对汽车行业落实“双碳”目标的专项规划,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在他看来,汽车行业要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化道路,不仅需要推出新能源产品,更需要从原材料、生产、使用等全产业链进行低碳化,而这就需要完善的标准法规引导,以及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投入。

因此,他建议出台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尽快明确汽车行业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产业实施路线图,加快推进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也认为,目前,为确保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将发电、石化、钢铁、有色等行业纳入碳排放管理的重点对象,通过全国碳交易安排的市场化手段,使企业履行碳排放的义务,但聚焦到汽车产业,还缺少这方面的统筹规划。

对于汽车界代表委员的积极呼吁,龚慧明表示,与钢铁、有色等行业相比,汽车产业在生产制造方面的碳排放确实要低很多,但从使用环节来看,汽车与交通行业的碳排放也是比较突出的。目前,围绕着汽车与交通行业的减排规划,行业主管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无需过于迷茫,眼下最核心的工作,是如何通过技术的突破、产品的升级来实现汽车从生产环节到使用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

同时,龚慧明也指出,对于车企而言,也可以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从供应链的层面降低碳排放。

此外,也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将新能源汽车纳入碳交易管理中。尹同跃表示,目前汽车行业因制造环节碳排放较少,未被纳入碳排放管理重点行业。建议通过碳交易手段积极鼓励行业车厂转型新能源车生产,建议扩大碳交易行业范围,让汽车企业参与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

全国人大代表、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也建议,要推动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

龚慧明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碳交易市场作为一个市场化的工具,对于推动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那些生产大排放运输车辆、货车、卡车等的车企而言,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碳交易的市场中,会产生较大的价值。

在他看来,不同的车企参与到碳交易市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价值是有区别的,总体上还是要让汽车看到碳交易市场的积极作用和价值,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其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上汽集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