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蜂网专家电话会议第35期】养老产业“叫好不叫座”? 量化指标下“一头一尾”需求或将大增

来源:财联社 作者:王俊仙 2022-03-04 18:4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蜂网专家电话会议第35期】养老产业“叫好不叫座”? 量化指标下“一头一尾”需求或将大增)

财联社(南京,记者 王俊仙)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养老产业——这个“夕阳红”催生出来的“朝阳产业”,似乎正面临着“关注度高、参与度却不高”的现状。随着近日国家政策频频加码,且出台具体量化指标引导行业发展,在此情况下,未来养老需求将出现什么新变化?养老产业链中哪些细分赛道会更有投资和关注价值?

在3月3日财联社蜂网专家电话会议中,10年养老领域连续创业者、黎阿姨聊养老咨询创始人孙黎,围绕“中国式养老30年的生意、创新和未来”主题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就中国式养老的行业趋势和未来投资机会进行了研判。

养老产业 “叫好不叫座”遇量化指标

中国式养老难题,一直以来社会关注度都较高,也是历年两会委员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中国式养老难题,首先难在隐现“叫好不叫座”现象。

据介绍,我国自建国初至今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的30年,第一个30年是1949年-1978年的婴儿潮,第二个30年是1979-2009年的少子化,第三个30年是从2010年开始至今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叠加。

2013年,国务院出台35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3年也被认为是我国养老产业元年。

但孙黎认为,2010年-2020年这个第三阶段的前十年间,并没有出现养老产业化的变化以及10年的发展期,主要是因为3040代的老年享受到了政策驱动的免费福利;而从2022今年起,1962年-1975年出生的老人刚刚开始加速进入60岁,但其实这些老人的身体情况还比较好,心态也很年轻,他更多的消费都是通过存量市场来解决。同时,投资人或企业家在没有经历自己变老以及没有觉得父母变老后有太多增量需求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犹豫或观望心理。

不过国家政策正在进一步关注和引导养老产业,并推出具体量化指标。

近期,多个重磅养老政策纷纷出台。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等9方面任务。同时,《规划》设立了养老服务床位总量、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等9 项具体量化指标 。

2月2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3月1日消息,国家卫健委等15部门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推动老年健康与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动老年健康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一头一尾”需求或将大增

孙黎进一步分析认为,2013年提出35号文的时候,每年新增的老人数大概是600万到800万,而去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已超2.6亿,占比达18.70%。这意味着每年新增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00-1200万,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量。

具体来看近5年一线城市的3个养老新变量,孙黎认为包括城镇职工养老金增幅和购买力均放缓、(新)一线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以及农民工老龄化加速。

新的机会也往往就在变化中产生。

根据自己连续10年养老领域创业经验,孙黎发现“一头一尾”两种增量生意,这也是他认为未来需求或将大增的两个方向。

“一头”是针对50岁-60岁的老年人处于“不想老”阶段,尤其以女性老人为主,她们更愿意在线下社交场景做分享,寻找快乐,因此该阶段老人的文娱需求大增,包括老年大学、游学旅居等,这是一种升级体验需求;“一尾”是针对77岁+老人的照护生意,包括居家护工、养老机构等,这个是提效降本的增量需求。

而在此中间的60岁-68岁的“不想病”阶段老年人,他们有更多慢病出现,譬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不至于影响生命,结合过往10年创业经验来看,针对这个阶段老人的健康管理是个伪命题,它不适合投资和创业,这个阶段的老人以生活需求为主,更需要物美价优的消费补偿类产品(背景是当年的物质和精神相对匮乏,希望追上社会发展)。

针对68岁-77岁的“不想死”阶段,老人开始出现多种慢病且已明显影响到生活状态,这时候他们的健康需求大增,这就带来保健品和慢病管理等业态红火。而已有25年历史的保健品公司正在二三线城市周边越来越下沉。

在此分析基础上,孙黎表示,如今想做有关老人健康和保命相关的健康管理,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创业和投资的机会了,更多或是保险头部公司(拥有海量存量用户)将进入这个市场。而关于“一头”的增量生意,依然或是存量头部巨头,例如做早餐或旅游之类的企业,会发现老年人客户越来越多,这会导致存量的成熟玩家去做某些老年项目创新和测试。

孙黎进一步介绍了日本老龄化的30年经验,日本养老产业整体分类来看,97%的活力老人由社区便利店提供生活服务,其中老年餐是切入点;3%(半)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则带动了社区连锁老年公寓的发展。

孙黎据此认为,在中国这么多空余房产和老龄人口持续稳定增长情况下,失能照护社区化“托老所”或将是创业者未来10年唯一可持续的发展机会。若中国护理市场也占3%,接下来会由于基数大,人数越来越多,但这不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且对标日本平均养老机构的净利率在2%-10%,即10年+的投资周期对应低回报率,如果投资需要做好长期准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