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俄乌战火引市场担忧特种气体供应受阻 业内人士:价格可能波动 但不必忧虑加剧缺芯和暴涨暴跌)
财联社(上海,记者 邱豪)讯,俄乌战事引发了市场对芯片产业供应链的最新担忧。但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此次受影响的氖气等特种气体虽颇为重要,但总体用量较少,相关供应渠道多元,国内产能持续开出,料不会给芯片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预计相关产品价格后续仍将波动上涨,但上一次乌克兰危机时的暴涨局面不会出现。
氖气供应尚较充足 料不会加剧芯片短缺
氖气、氪气、氙气等惰性气体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根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Techcet 2月初发布的最新数据,乌克兰供应全球氖气、氪气、氙气等的需求占比分别达到了70%、40%和30%。如此高的占比也引发了对上游材料供应短缺、进而阻碍芯片生产的新一轮担忧。二级市场则瞄准了炒作机会,昨日午盘后,华特气体、凯美特气、金宏气体等均呈现出明显异动。
“稀有气体方面,国内头部厂商包括武钢、首钢、宝钢、邯钢、衢州杭氧、攀钢梅塞尔等。因为原材料的问题,主力企业开工不足,目前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半导体应用的气体对纯度要求较高,一般为5N,下游客户则主要涵盖铠侠、SK海力士、长江存储等半导体大厂。”卓创资讯工业气体分析师张卫向记者表示。
不过,此次俄乌事件主要影响的氖气,市场规模有限,供应也较为充足。包括联电、美光、SK海力士等厂商亦在第一时间发声,表示库存和替代货源充足,不必过度担心芯片生产。
“氖气在半导体领域的用量并不是太大,而中国就拥有包括氖气在内的多种稀有气体充足的生产能力。”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资深分析师、全球权威气体智库“气体圈子”总经理任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跟据气体圈子发布的《全球电子稀有气体市场研究报告2021版》,全球电子级氖气2020年市场规模约合人民币12亿元。
任路认为,即使考虑到后续可能发生的国际制裁与反制,俄乌事件也只会对个别国家的半导体企业产生一定影响,包括气体价格短期上涨等,但并不会因此加剧整个行业的芯片短缺。
当前价格已释放预期 国内厂商仍有替代空间
时间回溯至2015年,彼时同样发生在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事件,助推了氖气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由当年最初的每立方米750元迅速推涨至7月中旬25000元的历史顶点,不过随后又快速回落至10月份的3000元左右。
对于相关气体的价格走势和后续判断,张卫称,自2月中旬以来,受乌克兰地缘政治影响,氖气市场出现回暖,而氪气和氙气则主要受益于供需紧张和国外局势对市场心态的支撑,短线价格或将继续高位徘徊,但类似2015年的剧烈上涨不会出现。
具体而言,“氖气市场今日主流成交价至1700-2000元/立方米,较1月底持平,受地缘政治影响,市场心态尚可,预计短线氖气市场仍可窄幅向上;氙气市场整体货源偏紧,目前主流市场商谈在25万-29万元/立方米,较1月底上涨2万元/立方米;氪气主流分销商拿货价在2.6万-2.9万元/立方米,较1月底涨0.4万元/立方米。”张卫表示。
任路同样认为,前期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已经部分反映了对俄乌冲突影响的预期,价格变动主要还是供需失衡所致。
“近年来,半导体和航天领域对稀有气体的需求拉动非常显著,预计后续其价格仍将波动上涨,但类似2015年的暴涨暴跌局面基本不会重现,”任路进一步向记者解释,“时至今日,中国氖气供应量较2015年已实现数倍增长,而全球氖气对乌克兰的依赖度已经没有当年那么高。行业内对这次俄乌危机的影响也早有准备,所以价格基本上不会出现暴涨暴跌。”
华特气体亦于昨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其光刻气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为氖气等)中有小部分采购自乌克兰,但由于目前国内也有供应商,所以乌克兰当前局势对供应影响不大。此外,光刻气原料的价格自2020年底开始一直处于上涨周期,但目前并未因乌克兰局势产生显著变化。
除价格外,国产电子特气厂商的市场拓展亦备受关注,多家券商研判,类似的供应危机将为国内电子特气厂商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光刻机巨头ASML就在当地时间周三公开称,为防止俄乌冲突扰乱供应,正在为其工厂使用的少量氖气寻找其他来源。
对此,任路表示,集成电路领域对电子特气供应要求比较严格,国内供应商具备部分产品的自主生产能力,但主要难点在于向客户证明其供应的持续稳定和产品品质的持续保障。目前该领域国产化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在高阶制程,超过80%产品仍由海外厂商供应,国产厂商成长空间还很大。
“我们(气体圈子)曾在去年采访华东的某外资半导体大厂(8寸线),该公司使用的63种电子特气中,仅有4种由中国国内企业分装或者生产。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电子特气企业的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在国产化大潮的推动下,国产厂商的验证机会较之前好了很多,每家电子特气公司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个别产品的验证推进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