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中概股 - 正文

乐信“换档”:新消费的延伸与科技平台的转型

来源:投资家网 2020-11-29 15:1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乐信“换档”:新消费的延伸与科技平台的转型)

11月24日,乐信发布了自己的三季报。

从数据看,乐信表现不错。三季度,乐信实现营收32亿,经调整净利润4.43亿。值得关注的是,乐信各项经营数据均保持着高速增长。

三季度,乐信在贷余额实现674亿,同比增长31%。注册用户更是突破1亿大关,达到1.06亿,同比增长69.6%;乐信活跃用户为740万,同比增长21%。

经营数据的增长固然亮眼,但更可喜的是乐信开始“换挡”。体现在两个方面:向新消费平台的延伸,以及向科技平台的转型。无论是新消费平台还是科技平台,对乐信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消费平台发力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新消费平台与乐信信贷业务具有协同作用,即可增加信贷业务的用户黏性,又可为信贷业务提供增量用户。另一方面,新消费平台也可延伸出新业务,打开乐信的增长空间。

而科技业务发力的好处不难想象。乐信将不受自有资金的限制,业务规模开始进入增长的快车道,同时乐信的经营风险和监管风险也将被肃清。

从上述角度看,乐信无疑是一家兼具想象力、高增长的公司。

一、 经营数据的高增长

乐信在24号公告了今年的3季报业绩。三季度,其营收为31.5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4.43亿。

除了营收、利润外,乐信经营数据的高增长,更为亮眼。

第三季度乐信促成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83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70亿元相比增长30.6%。管理层预计,2020财年促成的借款总额将达到1700亿元人民币至1800亿元人民币,意味着4季度将达到465-565亿元(同比增8-32%),相当强劲。

促成贷款额的增长也使乐信在贷余额水涨船高;三季度,乐信在贷余额674亿,同比增长31%。如果拉长周期来看,近几个季度,乐信在贷余额同比增速始终维持在30%以上。

从贷款绝对值上看,虽然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乐信在贷余额有所下降,但二、三季度迅速恢复至高位,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乐信业务发展的韧性。

与在贷余额相比,乐信的注册用户数量始终维持的高速增长;三季度乐信注册用户更是突破1亿大关,达到1.06亿,同比增长69.6%。实际上,近几个季度乐信注册用户增速始终维持在60%以上。

注册用户数的高增长也带动了乐信借款活跃用户的高增长,三季度,乐信活跃用户为740万,同比增长21%。

用户数量的高增长对乐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用户是核心资产,用户规模代表了公司未来的想象空间,对助贷公司尤其如此,助贷公司贷款规模的增长,很大程度依赖于用户的增长。乐信用户数量的高增长,也为其未来的业绩爆发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乐信活跃用户的增速慢于注册用户增速,反映了公司审慎的增长策略,相比注册用户完全依赖用户的自发行为,活跃用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助贷公司放贷意愿。

也正是由于公司稳健的增长策略。乐信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超过90天的逾期率2.6%,FDP7逾期率从上季度2.32%降至1.82%,为2019年至今最低水平。

总体而言,乐信一系列好看的经营数据增长为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给了投资人一个强效“定心丸”:乐信未来的业绩增长,是可触摸可预期的增长。

二、换挡“新消费服务平台”,既要快更要安全

其实,Q3财报除了一系列好看的增长外,更大的亮点在于乐信向新消费平台转型获得了初步成果。这些成果也逐渐反映在其优秀的财务数据和运营数据上。

从财务数据看,三季度,乐信依托于新消费平台的会员收入超2760万。

从运营数据看,三季度乐信平台订单量8440万笔,同比增长49.9%;乐卡等付费会员人数超270万;今年以来,乐花卡为612万商家带去实际消费交易,创造2亿个左右订单,完成线下交易额约500亿元。

在新消费平台成效显现之后,如果简单的认为乐信是一家小额贷款公司,那无疑过于肤浅了。

乐信打造了以分期消费品牌分期乐、数字化全场景分期消费产品乐花卡、会员制消费服务品牌乐卡为核心的新消费服务生态,已经成为了用户不可或缺的消费“助手”。

具体来看,乐卡作为一个跨生态的付费会员平台,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现在各种名目的会员卡花样繁多,有游戏、视频、影视、餐饮,加油洗车,家政服务等等一大堆的会员卡,消费者实在很头疼。

而乐卡把各种消费实惠聚合,用户不用花钱把各个平台的会员都开一遍,就能一站式享受省心省钱省力的消费服务,可极大方便消费者。

乐花卡则拓展了乐信消费金融的使用场景,从自有商城延伸到线上线下各种不同的商户。从打滴滴,到看电影,到在便利店购物,都可以使用到乐花卡的额度。

分期乐,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是线上分期商城,用户在商城上可分期购买商品。

从乐信乐卡、乐花卡、分期乐的协同打法看,现在的乐信,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全场景,更加开放的新消费平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乐信“换挡”新消费平台的意义?在我看来,应该从两个角度理解:与信贷业务的协同,以及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从信贷业务看,新消费平台,一方面将增加现有用户的黏性,信贷是一个低频业务,公司很难对客户进行日常维护,而消费是一个高频业务,公司通过高频带动低频的方式,既可以增加用户黏性,又可以起到盘活存量用户的作用。

另一方面,新消费平台也将给信贷业务带来增量客户,信贷是部分用户的需求,而消费是所用用户的需求,新消费平台的用户池也远高于信贷的用户池,乐信可以先满用户的消费需求,待其一旦出现借贷需求,也很容易转化为乐信的用户。

新消费平台不仅能与信贷业务形成协同,也将打开乐信新业务的发展空间。

乐信的新消费平台具备商业化潜力,目前新消费平台的创收方式是收取会员费,从结果上看,会员费的盈利模式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虽然新消费平台发展比较早期,但三季度,乐信会员收入也实现了2760万,着眼长期,待其新消费平台发展成熟后,会员收入势必能共享更多营收。

从这个角度看,换挡新消费平台的乐信,在未来大有可为。

三、 多元化收入,Fintech模式铸就更强抗压能力

从收入结构来看,乐信营收结构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三季度,乐信平台服务及科技收入达11.3亿元,占收入比重增长至36%;其中,无风险To B科技收入6.14亿,同比大增159%;新增交易额中,无风险、纯科技服务模式的部分,占比扩大至40%,10月以来占比已突破50%,占比为行业最高。

本季度,乐信进一步从重资本担保风险助贷模式,转向不承担风险的科技助贷模式。在该模式下,金融机构承担风险,乐信通过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效运营服务,充分发挥获客、系统搭建、运营管理等科技能力。乐信的收入结构将更加健康,公司长期的业务模式将更轻,成长空间也更大。

里昂证券认为乐信目前不断的向纯助贷的轻资本模式(零资本金和零信用风险)过渡,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迹象:这种监管更鼓励的模式,将提高助贷领域后来者的进入门槛,而乐信在此已经具有优势。

更具体来看,乐信无风险、纯科技服务模式部分的利润转换率(take rate)已经从2季度的10%上升到3季度的12%。利润转换率的上升反映了合作金融机构对乐信纯科技助贷模式的接受度增强,乐信的议价能力提升。

无风险、纯科技服务模式是乐信未来的战略重心之一,也更符合监管要求。虽然短期内需要以一定的利润让渡换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从长期看,这是更具竞争力的模式、更健康的收入结构,可极大增强公司的抗压能力。

抗压能力可能有点虚,我说的具体一点,转型科技平台,对乐信至少有两个利好:一是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大;二是风险的出清。

从业务规模的扩大看,在以往科技金融公司采取的助贷模式普遍需要给银行坏账兜底,银行为保证助贷公司能对其坏账兜底,往往要求助贷机构在银行交保证金,也就意味着,自有资金杠杆倍数有限,助贷的生意变成了重资产的生意,业务规模受自有资金限制。

但乐信向科技平台转型后,只给金融机构进行导流和提供金融科技服务,转型为轻资产模式,其业务规模可以快速扩大,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而且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乐信的风险也基本出清了。一方面,监管风险出清,向科技平台转型是监管鼓励的方向,乐信这么做正符合监管意愿;另一方面,乐信业务风险也没了,金融是一门风险后置的生意,机构现在赚的钱,要为之后潜在的坏账买单,以前这个单是乐信买,转型科技平台后,银行买单。

四、馅饼不是陷阱,“非共识”会带来机会

总的来说,乐信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发布《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研究报告(2020)》,乐信位列第56位,作为深圳新40年十大创新企业的乐信,有很强劲的基本面支撑。

另外,根据此前的披露,管理层将在市场增持股份;据乐信三季度财报显示,CEO肖文杰、总裁吴毅以及其他高管已出资约1290万美元,在公开市场购买约185万股乐信ADS(美国存托股份);向投资者传达了对公司自身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

从市场主要投行发布的报告来看,难得的多数投行一致看好。目前,乐信共获得包括瑞信、海通国际、华兴资本、花旗银行在内的12个投行的买入评级,买入数量远高于同行。新加坡星展银行(DBS)对乐信给出目标价16.8美元,较美东时间11月25日该公司收盘价有138%的潜在涨幅。

金融科技行业的认知门槛本来就高,加之蚂蚁事件的影响,市场对于有价值而被低估的股票还没有达成共同的认知,但“非共识”的存在往往意味着机会,随时市场情绪修复,乐信或迎来价值回归。

(文章来源:投资家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