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三大券商再次提示后市风险 A股价格全球最贵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媒体 作者:张冉 2007-01-24 13:3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报记者 张冉 北京报道
  一切看上去是如此美丽。
  1月21日,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部署以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九项工作。
  受此正面消息影响,1月22日开盘,深成指跳空高开近百点,上证指数也跳空高开25点,两市成交量一直维持在千亿以上。在资金推动下,两市指数一路轻松上行,沪指一度突破2900关口。
  在大盘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各种资金关于后市多空的分化却日益凸显。
  从看空到做多
  1月12日,在某券商策略报告会议上,北京某私募基金的管理人王先生一脸轻松地向记者表示:“就在今天,我们已将客户去年的收益结算完毕,并要求客户赶紧把利润部分的钱提走。至于客户的本金部分,我们也建议客户在今年年中之前不要贸然入市。”
  对于此次逆市而为的原因,王先生表示“虽然市场看起来空前热闹,每天还是不断有涨停的板块。但市场已经达到高位,很多股票的价格过高。而且今年年中之前还有大量的‘大非’、‘小非’减持。我们坚信今年年中前必然有一次大的市场调整要发生。"
  王先生进一步爆料,“北京其他私募基金大多也做了大幅减仓、抽资离场的操作”。随后,多个私募基金操盘手向记者证实,大多已将旗下资金入市仓位从1个多月前的100%满仓降低到60%左右,其中最悲观的私募已将仓位腰斩了一半以上。
  与私募基金集体看空的悲观观点不同,多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纷纷向记者乐观表示看好后市。
  在第四季度股票型基金排名靠前的银华基金的基金经理蒋伯龙乐观表示,牛市基调未变。因此,对旗下基金不会减仓,虽然此前看好的金融、传统消费、机械装备等板块估值已经较高,但目前仍然对上述板块十分看好。
  招商基金更为乐观地表示,尽管2006年股指上涨超过110%,位于全球股市之首,但在强劲内外需求环境之下,2007年实体经济领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将保持20%-25%的增速。
  国内A股也会持续上涨25%反映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加之人民币升值5%,股息率2%。因此,预计2007年A股沪深300指数将上涨32%-52%。在此背景下,招商基金有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近期不可能减仓。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部基金加权平均持股较三季度上升约10个百分点,达到80.10%。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持股比例在第三季度的基础上有约9个百分点的上升,达到84.83%。
  
  警惕政策风险
  表面繁花似锦的行情令众多机构再次忘却了收益背后的风险,近日中金、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三大机构却集体提醒投资者不要忘却愈来愈近的市场风险。
  1月17日,中金研究所所长邱劲在2007年策略会郑重提示众机构投资者关注一季度的政策调控对市场带来的风险。
  邱劲表示,首先短期内股指已经太高了,有关监管层已经开始警惕,加之“两会”会在年中召开,因此,一季度监管层对市场出台调控政策的风险愈来愈高。
  随后,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也发出预警,如果市场继续攀升20%,调整可能随时发生!在全球范围而言,A股目前的PE水平比成熟市场高70%,比新兴市场高45%,已是全球最贵。
  尽管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大幅提升,税负降低化解了部分估值压力。然而,陈李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意味着A股估值可以不断大幅攀升。
  陈李认为:“受资金推动影响,春节前市场估计保持强势上涨。受超出预期的06年报业绩、不断进入市场的大盘蓝筹股刺激,上证综指有望超过3300点。”
  但综合各方因素,陈李认为A股2007年PE上限大约是24倍,也就是如果市场在当前水平下继续攀升20%,调整可能随时发生。
  陈李特别提示,资金供求关系微妙将出现在3月。涌入市场的资金和股票资产可能在那个时间出现供求关系的微妙变化。尤其有四大风险因素值得警惕:其一,股指期货或许就在那个时候出台,加大市场波动,从现货市场流出部分资金到期货市场;其二,2007年4月与5月可以流通的非流通股市值将达到1100亿,潜在股票供给增加;其三,融资规模可能加速扩大,准备2007年发行上市的公司需要2-3个月时间来准备06年报,这可能造成股票融资的高峰在4月以后逐步到来。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赵建兴则认为,A股估值确已进入理性泡沫状态;再度升高到30%的A-H股溢价值得投资者格外警惕风险的来临。
  赵建兴认为,从历史数据上看,每次A-H股溢价回升到30%左右时A股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A股估值已经高于H股约20%,中国石化、中国人寿的价差则高达50%。
  “这种基于资产稀缺溢价而产生的本土定价权,对于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否有利,还需要观察。”赵建兴认为。
  此外,继国税总局调控房地产税收政策出台后,目前市场关于加息、扩容等传闻又开始不断流传。
  赵建兴认为:“针对流动性过剩局面,央行已经几次采取了紧缩政策,下一阶段这一政策思路势必还将延续,因此存款利率上调的传言并不一定是空穴来风。尽管上述政策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流通性过剩的局面,但它已经反映出管理层决不希望股票市场目前就出现严重的泡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