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首页 > 股票 > 研报 > 机构首次关注
序号证券代码证券简称研究机构最新评级评级变动目标价报告日收盘价预期涨幅盈利预测报告日期报告摘要
25年EPS26年EPS27年EPS
1920116星图测控中航证券买入首次-69.17----2025-05-26报告摘要

2024年报及2025Q1点评:航天测运控核心企业,特种领域筑基+商业航天拓疆

星图测控(920116)
    事件:3月3日,公司公告,2024年公司营收(2.88亿元,+25.90%),归母净利润(0.85亿元,+35.68%),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18.72%)。4月29日,公司公告,2025年Q1营收(0.44亿元,+34.49%),归母净利润(0.13亿元,+10.35%),扣非归母净利润(396.96万元,+30.26%)。
    行业深耕与业务拓展取得显著成效,收入与净利润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2024年,公司营收(2.88亿元,+25.90%)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0.85亿元,+35.68%)与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18.72%)基本保持同步增长,毛利率(52.80%,+0.64pcts)以及净利率(29.47%,+2.13pcts)等主要财务指标稳中有升。单季度看,2024Q4公司营业收入(1.26亿元,+16.40%)同比有所增长,归母净利润(0.35亿元,-0.82%)相对持平;2025Q1公司营业收入(0.44亿元,+34.49%)和归母净利润(0.13亿元,+10.35%)持续增长。
    按产品类型拆分,2024年公司各产品类型的收入和毛利率情况如下:
    ①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2.24亿元,+31.42%)显著增长,收入占比(77.68%,+3.27pcts)提升,毛利率(56.81%,-0.15pcts)仍处于较高水平;
    ②测控地面系统建设:收入(0.34亿元,-16.62%)有所减少,收入占比(11.85%,-6.04pcts)降低,毛利率(38.55%,+5.27pcts)增长;
    ③系统集成:收入(0.20亿元,+89.02%)显著增长,收入占比(7.09%,+2.37pcts)提升,毛利率(15.82%,-10.13pcts)仍处于较高水平;
    ④软件销售:收入(0.10亿元,+43.18%)显著增长,收入占比(3.38%,+0.41pcts)提升,毛利率(88.29%,+0.88pcts)进一步提升。
    2024年,按照业务类型拆分,公司两大业务类型——航天测控管理(1.97亿元,+23.65%)和航天数字仿真(0.92亿元,+30.99%)的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而按照最终应用领域拆分看,2024年公司特种领域收入(2.11亿元,+41.34%)增长快速,民商领域收入(0.77亿元,-3.02%)增速放缓,反映出特种领域仍是公司短期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我们认为,近年来公司收入与净利润的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控股股东中科星图和实控人中科院空天院的赋能下,销售及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行业深耕与业务拓展方面取得较大成效所致。特种领域在短期内或仍将是公司收入的主要需求和增长点,航天测控管理和数字仿真两大业务将同步构成增长的驱动力,中长期看,伴随商业航天的逐步落地,民商市场的逐步放量也将扩容公司业务的潜在天花板。我们判断,公司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短期内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中长期仍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持续成长潜力。
    费用率稳中有降,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费用方面,2024年公司三大费用率稳中有降。其中,销售费用率(5.49%,-0.37pcts)、管理费用率(5.08%,-0.82pcts)同比下降;财务费用率(0.17%,+0.21pcts)有所增长,主要系利息支出增长导致财务费用(49.6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57万元)出现较大增长所致。
    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0.40亿元,+44.39%)显著增长,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5人,+60.71%)显著提升,主要的研发项目有面向商业卫星星座的协同应用技术、商业卫星星座综合管控系统研制、卫星数字工程设计与仿真工业软件关键技术、星座集群跨域协同验证平台等。2025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Q1研发投入总额(0.13亿元,+68.71%)持续增长。
    我们判断,随着公司多个研发项目顺利实施,研发人员不断增长,表明公司竞争能力、项目承接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望逐步提升,并逐步体现在利润表中。
    经营性现金流有所减少,存货和合同负债显著增长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12亿元,-21.53%)有所减少。从更具前瞻性的资产负债相关数据看,2024年公司存货(0.50亿元,+42.77%),主要系公司业务开展良好,储备项目陆续开工,投入人力及外协工作增加所致。2025年Q1存货(0.64亿元,+61.27%)和合同负债(404.40万元,+2701.76%)均实现显著增长,我们判断,公司现阶段正处于积极备产阶段,订单有望逐步体现在未来的利润表中。
    从公司财报来看,我们认为,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近年来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存货和合同负债也显著增长,短期看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IPO募集资金近2亿元,建设商业航天测控软硬件平台
    公司IPO募集资金近2亿元,拟投资于以下项目:
    其中,前两个项目的达产将为公司直接实现增收增利,项目内容如下:
    ①商业航天测控服务中心及站网建设(一期)项目
    本项目以拟在合肥建设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中心为核心,建设测控空天基础设施,提供卫星综合在轨服务/管理,建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测控站网体系。本项目提供测控服务的管理周期覆盖卫星发射、入轨、在轨运行、退役全生命周期,自建及合作站覆盖范围涵盖我国全境和周边,并逐步将覆盖范围扩展至全球。本项目功能上以商业卫星测控服务为基础,同时提供碰撞预警、轨道控制、建站咨询与服务、地面站托管等增值服务,亦可扩展满足民用、特种领域卫星需求。
    ②基于AI的新一代洞察者软件平台研制项目
    该软件平台是系统级的航天任务全周期分析软件,为航天任务设计、测试、发射、运行和应用提供专业的信息计算分析,平台支持航天一体化的体系分析与业务系统研发。本项目针对未来空间领域卫星星座规模不断增大,任务管控的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将在原有的洞察者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产品进行迭代,融入智算、超算模块,进一步提升该产品的智能化处理、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形成洞察者系列的新一代软件产品。
    我们认为,在上述三个IPO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公司业绩已经实现快速增长,测控服务中心与洞察者软件平台研制项目的实施将构成公司航天测控管理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公司在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实质性建设和卫星测运控需求增长的双重背景下,同步实现增收增利的基础保障。
    背靠中科院空天院,业务涵盖航天产业链多个中下游细分领域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科星图(688568),实际控制人为中科院空天院。公司是一家以太空管理业务为核心,专业从事航天测控管理、航天数字仿真、太空态势感知、卫星在轨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业务发端于航天特种领域,目前已全面拓展至特种领域、民用航天和商业航天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形态包括技术开发与服务、软件销售、测控地面系统建设和系统集成。具体情况如下:
    1、技术开发与服务
    公司航天专家及工程师依托自主研发的洞察者系列产品及积累的各类航天领域核心算法,结合用户航天任务的差异化需求,为特种领域、民用航天、商业航天等用户提供航天测控管理、航天数字仿真领域的定制化系统开发与服务。
    2、软件销售
    软件销售系公司向用户提供自主研发、国产可控的洞察者软件产品,满足航天领域用户通用业务需求。
    3、测控地面系统建设
    公司航天专家及工程师依托洞察者系列产品及航天测控系统总体能力与工程经验,面向用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航天基础设施系统方案设计、地面站指标论证和建设、测控覆盖分析和链路计算、专用设备选型及适配、软硬件部署、系统安装及调试,并最终向客户交付一体化全功能的地面站系统。
    4、系统集成
    为满足用户航天系统软硬件集成的要求,公司基于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及项目实施经验,通过集成优化航天系统通用硬件及软件,向客户提供系统集成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公司位于航天产业链的中下游,涉及的细分领域主要是航天测运控。目前我国非商业航天性质的发射测控保障由国家航天测控部门承担,而大部分商业卫星的测控需求则需要由商业化的公司来提供保障。受市场需求驱动,在国家政策牵引下,我国商业航天快速发展,我国测控保障体系建设主体由政府投资向多元投入过渡,我国多家商业航天测控公司纷纷成立。
    根据未来宇航测算,目前卫星测控实际业务中,监测一颗在轨卫星的包年市场收入约为60-70万元。近年来,随着国网星座、千帆星座等巨型星座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我国卫星将迎来密集发射期,卫星测运控作为卫星发射后的重要环节,其市场规模有望“水涨船高”。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我国特种领域与商业航天领域测运控的代表企业,依托中科院空天院的股东背景以及技术赋能,有望迎来长期高景气发展。
    投资建议如下:
    1.公司是我国航天测运控领域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依托中科院空天院的股东背景和技术赋能,具备一定的稀缺性;
    2.从财报来看,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近年来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存货和合同负债也显著增长,短期看,在军工信息化、战场态势感知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特种领域仍将是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随着国网星座、千帆星座等巨型星座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我国各类卫星星座将迎来密集发射建设期,卫星测运控市场规模在民商市场推广也将加速扩容,公司收入业绩也有望同步“水涨船高”;
    4.从IPO募集资金投向来看,公司在建的三个研发项目有望持续巩固其在商业航天测运控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和综合竞争力,项目的建成落地有望在中长期持续推动公司增收增利。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2亿元、4.75亿元和5.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40亿元及1.74亿元,EPS分别为0.70元、0.88元、1.0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当前股价分别对应2025-2027年106倍、85倍及68倍体育课.
    风险提示
    卫星应用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卫星发射节奏不及预期;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产品受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或出现进一步下滑;公司信用减值损失的改善不及预期。

上一页1下一页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