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
首页 > 股票 > 研报 > 研报指标速递
序号证券代码证券简称研究机构最新评级目标价报告日收盘价预期涨幅盈利预测报告日期报告摘要
25年EPS26年EPS27年EPS
1688332中科蓝讯东海证券买入-135.90-2.623.153.962025-11-26报告摘要

公司深度报告:AIOT产品多样布局,品牌客户持续深耕

中科蓝讯(688332)
    投资要点:
    公司是基于RISC-V指令集的国内AIOT领军企业之一,净利率维持行业领先水平。中科蓝讯基于开源的RISC-V架构和RT-Thread操作系统,自主开发了高性能CPU内核和DSP指令,实现多种音频算法,并研发出自主产权的蓝牙双模基带和射频、FM接收发射基带和射频、音频CODEC、电源管理系统、接口电路等多个功能模块IP。公司产品包括蓝牙耳机芯片、蓝牙音箱芯片、智能穿戴芯片、无线麦克风芯片、数字音频芯片、玩具语音芯片、AIoT芯片、AI语音识别芯片、Wi-Fi芯片;产品可广泛运用于TWS蓝牙耳机、颈挂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商务单边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车载蓝牙音响、电视音响、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线麦克风、语音玩具、物联网设备等无线互联终端。2024年主营业务以蓝牙耳机芯片(59%)、蓝牙音箱芯片(21%)、数字音频芯片(6%)和智能穿戴芯片(7%)等为主。公司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9.2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8.19亿元,CAGR约为18.36%,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一是凭借产品优异的性价比对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开拓,二是不断拓展产品矩阵,从单一的耳机音箱到现在的十大产品线,三是持续研发高端芯片开拓品牌客户。主要受益于公司的以价换量以及后期开拓品牌客户及新兴市场的正确策略路线。目前AIOT行业毛利率长期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这与公司产品定位和销售模式有一定的关联,随着未来公司的产品升级,毛利率有望得到较大提升空间。从净利率来看,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在同行业企业中保持相对领先的水平,公司在费用管控上有着极高效率。
    公司TWS耳机芯片不断向品牌与AI方向升级,公司长期受益于全球TWS耳机长期渗透率提升。全球TWS耳机的市场规模在2022年约为514亿美元,预计未来8年CAGR为34.88%左右,2024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达到3.3亿台,长期或保持增长。全球80%以上的TWS销售在中国、印度、美国、欧洲这样的人口与经济较大经济体,大部分的耳机销售价格低于150美元。我们认为未来产品技术迭代会导致产品性价比更高,同时产品升级更高性能产品也会更加受到消费者偏好。全球主流TWS耳机蓝牙芯片呈现寡头垄断格局,TWS耳机中的蓝牙主控芯片是最核心的元器件,相对TWS整机品牌的产业技术壁垒更高。中科蓝讯的TWS耳机芯片出货量几乎占据全球30%的比例。公司持续布局耳机市场,借助于BT系列芯片前期积累的行业口碑,更多的耳机、专业音频品牌客户与公司达成了长期深度的合作模式。目前,公司与火山引擎等国内外等大模型公司正持续、分阶段开展合作,AI耳机有更多的项目已经完成开发,在2025年下半年陆续批量出货。
    公司在智能穿戴、智能音箱、无线麦克风等AIOT市场多点开花。1)根据Canalys数据,全球可穿戴设备从2021-2024年期间,总出货量维持在1.8亿-2亿台之间,同比增速维持在-5%—5%区间,呈现相对饱和趋势。2025年上半年总出货量同比增长13%,延续了2024年增长趋势。我们认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相对于全球人口81亿左右的人口来说,渗透率相对较低,即使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年限相对手机、TWS耳机来说较长,我们认为长期看或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的智能穿戴方案上至高阶BT895X系列,下至中低阶AB568X系列、AB569X系列,全方位满足客户不同需求。2)估算2024年全球智能音箱总规模在160亿美元左右,全球出货量保持在1.2亿台左右。中国蓝牙音箱销量保持相对饱和状态,近年来销量稳定在2300万台左右;中国区域的蓝牙音箱品牌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中科蓝讯在智能音箱品牌合作上不断增强,同时持续研发,于今年推出Wi-Fi芯片,可用于AI智能音箱等方向,公司从研发到渠道的全线进步长期将提升公司在智能音箱的份额。3)全球无线麦克风市场规模在2023年约为132亿元左右,预计未来7年内保持10.6%的复合增速。公司的麦克风芯片主要用于无线麦克风市场,满足网络直播需求;同时也配备了多种类型的其他麦克风市场,满足长尾市场需求。整体上,公司还在多种AIOT小众市场上积极布局努力做好每一个细分市场的产品应用,积极把握AIOT的未来行业红利。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处于长期增长的AIOT赛道,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从中低端不断向高端品牌延伸,下游细分市场种类不断增多,努力做好多个细分市场,长期规模经济显著。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2/24.11/29.65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0.08%/20.41%/22.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3.80/4.77亿元,年增率分别为5.5%/20.1%/25.6%,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51.78/43.10/34.33倍,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上一页1下一页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