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养猪大户正邦科技深陷舆论、债务风波。
此前据财联社报道,“养猪大户”正邦科技多地生猪代养户均出现不同程度断料问题,同时面临结款难与押金退费难,甚至出现了“猪吃猪”的现象。
7月25日正邦科技早盘跌幅一度近8%,正邦科技于当日发布公告澄清传闻。
公告中称,断料主要受6月份猪价低迷及疫情因素影响,公司资金相对紧张,截至7月初因物流配送与饲料厂的协调问题导致少部分区域出现了偶发性断料现象。该小范围的断料情况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截至目前已通过资源协调得到解决。
随着国内生猪市场价格的回暖,公司将持续通过出售变现能力强的存货,迅速补充经营所需资金,目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已为正,生产经营正常。
正邦科技继续表示,为进一步扩大饲养规模,后续将通过控股股东减持、出售闲置资产、多方式引入专项资金支持,包括优质机构或政府平台等给与担保增信,申请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债务置换,受让子公司部分股权与合作方共建产业生态等融资举措,增厚资金储备,支持公司业务的未来持续发展。
猪肉价格回暖
二季度来,猪肉价格持续回暖。据中国养猪网统计,目前生猪价格已至22元/公斤左右。整体来看,随着政策调控、供需结构的深度调整,猪肉价格正在企稳回升。
猪肉价格回升,猪企“曙光”似乎已经到来。而正邦科技却陷入巨额亏损、债务压顶的泥潭,或要马上栽倒在“黎明”前。
6月8日正邦科技自曝因流动资金紧张导致5.42亿元商票逾期,正邦科技对外给出的解释是“流动资金紧张”。
再加上这次的生猪代养户断料传闻,无疑不在透露着一种现象——正邦科技资金流断了。
2021年,正邦科技全年亏损188亿元,在头部猪企中亏损额居于首位;而其自2007年上市以来净利润合计才99亿元,数十年的经营利润,一朝清零。
今年一季度,正邦科技净亏损仍然高达24.33亿元。其一季度末净资产仅6.53亿元,资产负债率增长至97.03%。
同期公司有息负债198.5亿元,其中短债超过160亿元。而公司手上的货币资金仅剩30亿元。未来这160亿元的短债到期正邦科技将背负巨大的资金压力。
2021年,我国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企业生猪销售价格亦大幅回落。受猪价波动影响,2021年上市猪企利润几乎全军覆没,仅牧原一家盈利。
然而正邦不仅是猪企里亏得最多的,而且还是猪企里资产负债率上升最多的。其资产负债率较2020年大幅增长34%,达到93%!而其他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同期的资产负债率虽较上一年也有所增长,但他们的资产负债率均在65%以内。
今年一季度,正邦资产负债率再次增长至97.03%。
巨额亏损卖资产补救
2021年正邦科技销售生猪1492.67万头,生猪销量同比提升56%,高居中国第二大养猪企业。然而正邦科技也是上市猪企中亏得最多的。
巨额亏损之后,正邦开始了裁员、“淘汰低效母猪”、提前出栏等一系列节流措施。据其6月生猪销售简报,2022年6月生猪出栏均重仅75.49公斤,较5月下降12.81%。而在去年6月,其生猪出栏均重为143.61公斤,下将超90%。
钱还是不够怎么办呢?买资产。3月,正邦向大北农出售西南8家饲料公司,回笼20亿-25亿元资金。只不过由于大北农同期资产收购事项频繁,受深交所问询,目前该收购项目还在推进中,正邦科技暂时仅收到5亿元交易款。
出售资产回笼了部分资金,但持续经营利润怎么办呢?
6月30日,正邦将10家净资产为负的子公司的49%股份以一元的价格出售给控股股东正邦集团,并约定未来三年内,正邦科技有权利以成交价1元对本次转让的股份进行回购,期间10家公司的留存收益不实施权益分配,仅用于公司发展。
通俗点来说,就是把这净资产为负的10家公司的部分股权转到大股东名下,能让中报做的好看点,如果未来挣了钱不能给正邦集团分红,还要以10块钱的价格再买回来。
净资产为负,其利润大概率也是亏损的。而这10家公司的一半股权转入了大股东名下,纳入报表的也只有一半了,母公司(也就是正邦科技)的亏损不就相当于少了一半么。
除了上述措施回笼资金、改善报表外,江西省政府也对正邦科技施以援手:今年1月,江西铁路航空投资集团与正邦科技控股股东正邦集团签署100亿合作协议,为正邦饲料采购等供应链方面提供支持;3月,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与正邦集团签署了合作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金融支持战略合作协议》,为正邦提供流动性支持。
那正邦科技又是为何陷入资金流断裂危机中的呢?
举债扩张。
2018年,非洲猪瘟肆虐全球,传入我国后致我国猪大批量死亡,能繁母猪存栏量至2019年9月份同比下降近40%,超过历史最大降幅的一倍。
极大的供需失衡下,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等猪企纷纷扩张养殖规模,静待新一轮猪周期。数据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25家生猪养殖企业发布投资建厂信息,涉及投资金额高达1659亿元。
2019年正邦科技率先启动“万头引种”计划,通过引进法系、加系、美系等全球多个种猪品系实现快速扩张。为了给生猪产能的持续扩张打好基础,公司开始由“公司+农户”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逐步转向“自繁自养”的一体化重资产模式。
在其财务报表中可以直观的体现出来:其资产总计由2018年末的213.3亿升至2020年592.6亿,两年时间增幅高达177.8%!
为了应对巨大的投资需求,2019年-2021年初,正邦科技共计发布五次募资扩产,其中分别为两次定增、两次短期融资券和一次可转债,合计金额106亿元。
“举债扩张”确实让正邦科技尝到了短暂的甜头。2020年正邦科技“弯道超车”,生猪出栏量达到955.97万头,产能扩张65%,一举超越温氏股份,成为国内第二大养猪企业,风光无限。正邦科技股价也是一路攀升,2020年8月7日公司股价摸高至25.98元,市值高峰期达到817亿元。
然而这轮猪周期来的快,去得也快。2021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全年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20.01元/公斤,较2020年下跌超41%。2021年10月份最低仅10.29元/公斤,远不及猪企养殖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正邦科技产能仍在增长,2021年生猪销量同比提升56%,巨额亏损无可避免。
巨额的亏损下,资金链断裂,正邦科技举步维艰。
猪价持续回暖,正邦科技的“苦日子”却还没到头
7月5日,正邦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一季度育肥完全成本为20元/kg左右。
其他猪企呢?牧原股份5月份完全成本略低于16元/kg。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完全成本是在18元/公斤左右。
从这一指标上来看,现在的正邦已与其他猪企拉开差距。
虽然目前生猪价格已回升至正邦科技完全成本上方,但正邦科技短期内仍要面临巨额短债偿还压力,正邦科技的“苦日子”仍要再走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