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通策医疗再度杀跌。截至收盘仍是跌停状态,报价246.65元/股,跌幅10.0%,拿下二连跌停。两天前,这只“牙茅”市值还有近千亿,而今日收盘,其总市值已经缩水至不足800亿。
今年以来,通策医疗的股价可谓是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
年初一路涨至392.57元/股,随后一路下滑到今年最低的206.1元/股。此后开启暴涨模式,6月份站上近一年高点421.99元/股,而9月初再度滑落至214.68元/股,进入10月份,又再度攀升至300元以上,让不少“乘客”直呼刺激。
董事长回应,对成绩单十分自豪
对于通策医疗的此轮大跌,多数投资者认为是其第三季度业绩远不及预期,甚至有人怀疑存在提前泄露之嫌。对此,公司董秘昨日回复称,“不知传言来龙去脉,公司严格遵守上交所信息披露规则”。
从公司昨日晚间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12.44%;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5.88%。业绩明显增长放缓。不过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对此也做出了回应,表示对成绩单十分自豪。
其发言表示,在疫情反复、政策不确定、市场超级敏感的复杂形势下,ROE、现金流等各项指标都无法挑剔,一切都符合公司的预期。此后,他进一步回应称,“医疗服务没有奇迹,不像其他产业开动机器就可以了,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指望医疗服务企业有魔法般增长的人,要尽快离开。”
集采传闻或是跌停深层原因
虽然通策医疗第三季度的成绩确实不太行,但此轮大跌更深层的原因,或许是此前市场上的一则有关牙科集采的传闻。有传闻指,西南某省将联合其他9省对牙科进行集采。
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打破通策医疗的壁垒,这则传闻可能是股价杀跌更为重要的原因。安信证券研报也指出,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大量延迟的就诊需求集中在第三季度完成,导致去年基数较高,反映至2021第三季度,进一步了此次业绩增速放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以来,各大机构持仓对通策医疗也存在持续分化的态势。
第三季度,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加仓441.17万股,持股比例4.45%,位列公司第三大股东,第一大机构流通股东。而由张坤操盘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从一季度就已开始减持,三季度已退出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
对于通策医疗的后续走势,东方财富认为,公司坚持“区域总院+分院”模式,拥有已营业口腔医疗机构超过50家,省内下沉与省外扩张同步推进,口腔龙头地位不断巩固。疫情过后公司业绩回复快速增长态势,看好公司全年及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