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应用行业事件点评:卫星互联网真能替代5G?
类别:行业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石崎良/刘凯 日期:2020-04-27
事件:
快科技报道,4 月23 日马斯克旗下的Space X 成功将第七批60 颗星联(Starlink)卫星发射升空之后,SpaceX 入轨卫星总数已达到422 颗,而且马斯克的卫星互联网宽带也有了最新动态。日前,马斯克在其推特上发布消息表示,Starlink 卫星宽带私下测试将会大约在3 个月后进行,而美国宽带服务不佳的地区的消费者最早可能在8 月份就能第一次尝试SpaceX 的Starlink 卫星宽带服务。公测将会在大约6 个月内进行,在私下测试之后进行。
点评:
针对此次事件,诸如“颠覆5G 的不是6G,而是卫星互联网”之类话题在网络迅速发酵,卫星互联网真能替代5G?
首先区分5G 和卫星通信的通信链路区别
如果用户需要通过卫星互联网访问一个网站,数据的传输过程是:数据中心->核心网->地面站->发射到地面站上空的通信卫星->星间传输->到达用户上空的通信卫星->接收终端(接收天线可装在车/飞机/轮船上)->wifi 信号到手机。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卫星要通过信关站访问数据中心——因为数据中心无法建在太空中。
卫星互联网并非手机wifi 直连卫星,因此你需要购买一个接收终端或者带此功能的特斯拉汽车。
5G 重要特性是高可靠低延时,卫星通信无法做到
高可靠、低延时是5G 网络的重要特性,在此1ms 低时延的基础上才有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无人驾驶等高可靠级别应用场景。
卫星互联网的低轨道卫星,以Starlink 为例,轨道高度550 公里,地->
空->地所需传输时间为550*2/光速,约为3.6ms,这个延时是人类无法解决的,如果加上服务器/卫星转发延时,则延迟更高。在 SpaceX 早期公布Starlink 计划时曾提出网络延迟大概在 20ms-35ms 之间,这个延时接近现有4G 网络(10~20ms),可实现实时通信和网络游戏等场景,但无法替代5G。
可靠性方面,Ku/Ka 等卫星通信波段存在雨衰问题,简单说,就是如果用它辅助汽车驾驶,阴雨天可能会有风险。
卫星互联网无法提供5G 巨大带宽
整个StarLink 前期的3200 颗卫星将能够达到64Tbps 带宽,单星带宽20Gbps。2019 年底我国拥有4G 基站544 万个,如果仅以单站1Gbps 测算,总带宽5440Tbps,StarLink 前期的带宽实际上连我国4G 网络都替代不了。
5G 基站目前接入层以50G 组环为主,单基站(3 个AAU)上下行总带宽150Gbps,未来前传带宽可高达数百G 至Tbps。若以单站150Gbps 测算,2020 年底我国预计建成超66 万个5G 基站,总带宽达99000Tbps。
卫星通信终端天线体积仍存瓶颈,2B 用户仍为主流
虽然半导体、射频等技术快速发展,天线更加小型化,由于卫星信号较弱,接收终端体积仍较大。文章前面提到,如果个人用户平时需要用手机上卫星互联网,需要购买一个接收终端(按SpaceX 说法,接收终端约披萨盒大小),或者带有该接收功能的特斯拉汽车。
为了让用户使用到卫星互联网,SpaceX 计划建造100 万个地面天线,以实现用户手机与卫星之间连接。(这相当于又建了一遍地面基站,可以理解为starlink 替代的不是基站,而是光纤)
卫星通信优势在海洋、沙漠等偏远地区,与地面通信网络(2/3/4/5G)形成互补
我国地面通信系统已非常发达,约30%的面积有地面基站信号,还有70%的面积,例如海洋、部分高原、无人区都没有信号。
我国2018 年启动低轨道小卫星部署——虹云工程
我国正在部署S/L/Ka/Ku 等不同波段、高中低轨道、不同类别的通信卫星,以满足不同类别的空间通信互联需求。
天通一号:01 星已于2016 年8 月6 日发射,S 波段,满足移动通信、应急通信、低带宽应用:车船载、应急救灾、科考勘探、军用通信等领域,语音,文字、普通清晰度视频等低带宽应用。
中星16 号:已于2017 年4 月12 日发射,Ka 波段,宽带通信:宽带接入服务、企业联网、移动运营商的基站中继和应急备份、机载车载船载“动中通”通信,4K/高清视频采集和分发、区域性卫星 电视直播等。
虹云工程:作为中国航天科工五大商业航天工程之一,计划发射156 颗卫星,它们在距离地面1000 公里的轨道上组网运行,致力于构建一个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虹云工程定位的用户群体主要是集群的用户群体,包括飞机、轮船、客货车辆、野外场区、作业团队以及一些偏远地区的村庄、岛屿等。无人机、无人驾驶行业等,都是虹云工程未来可能服务的行业。2019年11 月22 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首个天基互联网系统“虹云工程”将于2020 年投入示范应用。
投资建议
卫星通信所面临市场仅为行业特定用户,目前二级市场仍为主题性投资,相关上市公司估值过高或业务相关性较低,主题性投资关注:中国卫通(中星6C、亚太6C、中星16 等卫星运营商)、华力创通(天通一号基带/终端提供商)、海能达(子公司诺赛特有卫星通信设备产品)。
风险提示:个股估值较高风险、行业实际落地低于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