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征和工业(00303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所属分类
公司主要从事链传动相关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版),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编码为C34,为“通用设备制造业”;根据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并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编码为C37,为“铁路、船舶、航天航空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二)行业基本情况
链传动是一种性能独特的传动系统。它是一种具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相比带传动和齿轮传动,链传动具有传动比精确、传动效率较高、传力大、适应性强以及维修成本低难度小等优势。
链传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基础零部件。它可用作动力传动、物料输送、曳引提升以及其他功能各异的专门用途。下游主要为摩托车、汽车、自行车、船舶、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物流仓储、自动扶梯、食品药品机械、轻工机械、石油化工等领域。其市场规模主要取决于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为链传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预期。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链传动产品下游行业发展概况:
1、摩托车行业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统计数据,2025年1-6月,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销达到1061.41万辆和1061.4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83%和11.54%;其中燃油摩托车产销901.28万辆和904.01万辆,同比增长14.14%和14.67%。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250cc以上,不含250cc),1-6月产销分别为51.05万辆和50.20万辆,同比增长44.74%和41.21%。
2、汽车行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增长显著,产销量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3、农业机械行业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1-6月,我国联合收割机累计出口金额为24738.92万美元,同比增长31.36%;累计出口数量为14036台,同比增长48.37%。
4、机械工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速分别为11.3%和12.2%,引领机械工业增长。
(三)主要业务
征和工业公司作为国内链传动行业的领军企业,专注于各类链传动系统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形成了以车辆的发动机正时和传动系统、农业机械传动和输送系统、工业设备传动和输送系统为核心的三大业务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摩托车、汽车、自行车、船舶、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领域,覆盖全球3000余家客户。
汽车链系统主要为汽车发动机中使用的正时链、链轮、导轨和油泵链;
公司生产的摩托车链系统主要包括传动链(及配套链轮)、正时链和油泵链;
公司生产的农业机械链系统种类较多,一般大类可分为用于动力传动装置的传动链系统和用于收割装置的收割输送链系统;
公司生产的工业设备链系统种类多样,主要为输送链、倍速链、侧弯链、曳引链、分拣链、板式链、驱动链、链轮等。
在车辆链领域,公司以“发动机强化齿形链系统”为代表,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具备高强度、低噪音、长寿命等特性,适配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及高端燃油车动力传动需求,与国内外头部车辆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农业机械链系统则聚焦联合收割机等设备,通过特殊硬化处理工艺和精密制造技术,满足高载荷、抗冲击的作业环境,助力农业机械化升级。工业设备链系统方面,公司开发了多场景解决方案,包括物流输送链、自动化生产线链等,覆盖仓储物流、畜牧养殖等细分市场,技术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主要经营模式
采购模式:链系统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具体包括带钢和线材等,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方式为集中采购,具体为根据订单需求计划结合生产使用和库存情况按月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部分特殊订单所需原材料即时采购,其他通过招投标及零星采购的方式采购。
生产模式: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外协生产为辅。为更高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工序均采用自主生产方式,部分非核心工序如钢材改制、电镀、简单热处理、喷塑等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完成。根据不同客户和订单类型采取相匹配的生产计划模式。对于以批量订单为主的海外客户,公司以订单拉动式生产模式为主;对于以快速响应为主的国内主机厂商,公司会与主机厂进行计划协同,并结合主机厂销售预测、订单、库存进行合理的订单生产和适当库存备货,确保供货的稳定性;对于国内经销客户,公司结合市场销售情况进行安全库存模式生产。
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为主机厂商配套、OEM和售后市场经销,不同销售模式下按照销售区域又可分为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主要经营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科研创新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多类研发、创新平台,公司重视产品创新及生产工艺优化,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始终坚持产、学、研一体的研发方式,紧贴市场并与客户紧密配合,先后与吉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研发关系。目前公司已具备多个研发项目并行开发、快速响应客户对新产品研发需求的能力。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始终瞄准行业前沿技术,在技术关键点上持续钻研,积极将前沿技术运用于技术与产品开发中,一直保持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快速的产品和技术更新。公司在深耕各类链系统产品与技术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起草和修订工作,公司已经起草或参与修订了24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1项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报告期内,共申请专利45项,授权专利27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境内授权专利323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
2、经营管理优势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和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始终致力于员工安全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公司多年来持续深入推行卓越绩效模式(GB/T19580),以卓越绩效模式统领全部管理体系,成立了信息和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企业文化升级、战略管理和KPI系统再造、顾客与市场的完善、设备TPM管理、IATF16949体系全覆盖等多个管理创新项目小组,推进专项管理创新;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原料供应、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3、营销优势
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及优秀的销售能力,公司与汽车、摩托车、农业机械、工业设备生产厂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优良口碑和品牌形象。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为主机厂商配套、OEM和售后市场经销,并以主机配套提升品牌影响力,拉动维修市场;以国外知名OEM品牌驱动技术质量水平提升,直接切入行业前列。公司按产品应用行业划分营销部门,以更好的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需求,更加精准服务客户,持续提升不同行业品牌知名度。目前,公司已在国内主要省市建立了经销网络,并根据市场情况逐渐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在国外市场方面,公司已在包括亚洲、拉美和非洲等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销网络,服务全球3000多家客户。
4、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结合自身发展经验和外部发展经验,构建了独特、丰厚的企业文化体系,编著实施《征和基本纲领》,以“传递动力、承载重托”为使命;以“改变中国和世界制造”为愿景;以“客户至上、开放奋斗、科技创新、和顺环境”为核心价值观。公司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将企业文化转化为风气导向、落地为员工思维行为、输出为品牌认知,实现以企业文化为内核,企业文化与战略导向、市场认知、品牌建设、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公益事业等协同贯通,达成了文化驱动发展的成效。
5、数字化建设优势
公司始终注重经营全价值链数字化升级改造,推进“四化(标准化、精益化、自动化、信息化)融合”的数字化转型有序进行,着力打造全流程的数字化工厂。工业自动化智能工厂实现厂内物流、数据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全面数字化,荣获“2023年青岛市智能工厂”、“2023年山东省智能工厂”、“2024年国家级绿色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虚实融合。打通设计、制造、供应链数据流,支持柔性生产与实时决策,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智能设备与自动化系统增强生产灵活性,降低人工干预风险。数据驱动的动态优化能力缩短产品周期,强化质量管控,同时推动绿色制造与服务模式创新,构建高韧性产业生态,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宏观环境持续承压,公司经营管理层紧扣“技术引领锁定高端人效提升拓展全球成功必须练内功”年度工作主题,务实深耕,创新突破、聚力攻坚,推动公司业绩稳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00.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28.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18%;资产总额24.1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1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11%。
1.持续深化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赋能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研发投入,加大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期研发投入达3921.42万元,重点研发GP系列机车用轻量化驱动链、专业锯链、农机部件切割系统、微型链系统等项目。其中,高端链式智能装备研制及应用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为公司后续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专利成果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专利45项,获得授权专利27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境内授权专利323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丰富的专利储备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品牌升级,助力全球市场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日本设计中心NDC合作,对CHOHOLOGO、包装进行了全面升级,并制定了VI品牌使用规范。与本田赛车公司合作,成为HRC车队MX-GP官方赞助商,推动研发赛事级产品GP系列520MXND链条链轮,助力HRC车队在2025年MX-GP上半年赛季分站中三次夺冠,体现了国际高端市场和客户对征和品牌的认可。参加汉诺威工业展、日本摩展、越南摩展、俄罗斯农机展等高端展会,提升产品曝光与品牌势能,助力全球市场拓展。
3.深耕高端市场,加快海外布局
报告期内,传统优势产品持续巩固市场份额,凭借技术升级与品质优化,成功切入多个高端客户供应链。新产品端,农机刀具实现突破,首柜拉茎刀已发往海外客户;开发精锻链轮系列,农机链轮快速增长;E-BIKE链条13速产品完成客户路试。海外布局方面,控股泰国DDC链轮公司,完善链系统海外本土化布局,构建“双品牌协同”推广格局;并成功切入泰国本田供应链,获国际头部整车厂商认可,为开拓东南亚及全球高端市场奠定基础。未来将以泰国为枢纽,辐射东南亚及全球,加速构建国际化产业链与全球竞争力。
4.精益管理与数字化协同赋能生产运营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行精益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并精准配置资源;依托数字化工厂建设,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交付等价值链核心过程数字化管理。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多系统,打通数据壁垒,构建柔性生产体系,支持小批量定制,实现订单全流程透明与柔性生产;深化产销协同,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提升整体效能。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