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泰它西普适应症拓展,公司四季度减亏明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荣昌生物(688331)
主要观点:
事件
2025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58.54%;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减亏2.84%;扣非归母净利润-15.08亿元,同比减亏2.31%。单季度来看,公司2024Q4收入为5.08亿元,同比+62.05%;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减亏17.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0亿元,同比减亏14.98%。
点评
收入增加,投入趋于稳定,费用率大幅降低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0.36%,同比+2.9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67.44%,同比-52.3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55.26%,同比-16.3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89.69%,同比-30.9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8.45%,同比-9.6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4.05%,同比+4.54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1.14亿元,同比增加3.89亿元。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使费用率整体大幅降低。
肿瘤自免商业化经验累积,准入医院数量不断扩大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已超过800人,作为全球首个SLE治疗创新双靶生物制剂,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已完成超过1,000家医院的药品准入。公司肿瘤科商业化团队已有近600人,已完成超过1,000家医院的药品准入。商业化团队经验不断积累,准入医院数量稳步增长,促使产品销售额稳步提高。
泰它西普适应症拓展,陆续推进给药随访
公司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正在中国及美国进行针对多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并取得了多项积极进展。泰它西普的类风湿关节炎(RA)适应症在2024年7月获得NMPA的完全批准;重症肌无力(MG)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在2024年8月达到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向CDE递交上市申请,海外的重症肌无力(MG)三期临床试验在2024年8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目前入组工作持续进行中。此外,泰它西普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IgAN肾病等其他适应症的临床也在推进随访工作。维迪西妥单抗在尿路上皮癌(UC)、胃癌(GC)及乳腺癌(BC)的单药或联合PD-1的适应症临床数据也在学术会议上进行披露。
在研管线布局ADC及双抗,2期临床进行中
早期在研管线中RC88(MSLN ADC)、RC148(PD-1/VEGF)均推进至2期临床阶段。RC88的结构包括MSLN靶向抗体、可裂解连接子以及小分子细胞毒素(MMAE)。其作用机制与维迪西妥单抗类似,可通过靶向结合MSLN阳性的肿瘤细胞,介导抗体的内吞,从而有效地将细胞毒素定向传递给癌细胞,实现较好的肿瘤杀灭效果。公司正在中国推进一项RC88联合PD-1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II期临床试验,截至本报告期末,已完成患者入组工作,正在进行给药随访。RC148是一种靶向PD-1和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是公司双特异性抗体平台首个进入IND阶段的产品。公司正在中国进行一项评价RC148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肺癌的II期临床研究。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22.5/30.1/3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1%/33.7%/2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5.6/-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7%/46.7%/89.3%。我们看好公司ADC平台的持续研发及出海进程、泰它西普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的拓展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审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政策不确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