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浙江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
的核查意见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证券”、“保荐机构”)作为浙江丰茂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茂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
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
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
运作》《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相关规定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对丰茂股份本
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事项进行了审慎核查,核查情况及核查意见
如下:
一、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概述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浙江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1453 号)文同意注册,并经深圳证券交易
所同意,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2,000.00 万股,发行价格为 31.90
元/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 63,800.00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
行了验证,并于 2023 年 12 月 8 日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3]第 ZF11347 号”《验资
报告》。公司已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并与保荐人、存放募集资金的银行签订
了《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
(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本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金 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
序号 项目名称
额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金额
承诺投资项目
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一
期)项目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 43,569.45 29,865.39
超募资金投向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 12,812.25 6,830.96
募集资金合计 56,381.70 36,696.35
注:公司已使用承兑汇票支付但尚未从募集资金专户中置换的金额,未包含在上表募集资金
累计使用金额中,以上数据未经审计。
(三)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及本次调整情况
根据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拟将部分超募资金
成后,公司全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总额 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
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一
期)项目
募集资金合计 108,460.81 56,381.70
二、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原因
(一)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
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19 日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二
次会议,并于 2024 年 5 月 14 日召开了 2023 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
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资金 3,800.00 万元永
久补充流动资金。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2 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的《关于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
告编号:2024-029)及相关公告。
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九
次会议,并于 2025 年 5 月 15 日召开了 2025 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
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资金 3,800.00 万元永
久补充流动资金。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的《关于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
告编号:2025-022)及相关公告。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56,381.70 万元,其中超募资金为人民币 12,812.25
万元。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本公司已使用 6,830.96 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
资金,收到利息收入和理财收益 362.35 万元,剩余超募资金账户金额为 6,357.74 万
元(包含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差异金额系公司通过非募集资金专户支付发行费用
中的印花税 14.10 万元。公司拟将部分超募资金 2,000 万元调整用于“智能底盘热控
系统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二)本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原因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
《深
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
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及财务情况,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拟将
部分超募资金 2,000 万元调整用于“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三、本次使用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情况说明
(一)项目基本情况和投资计划
权签署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载明的地址为准)
产品的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预计 60,079.11 万元。
单位:万元
投资项目 金额 投资比重
土地购置 8,900.00 14.81%
工程建设费用 22,000.00 36.62%
设备购置及安装 21,864.57 36.39%
基本预备费 1,582.94 2.63%
铺底流动资金 5,731.60 9.54%
总投资 60,079.11 100.00%
新募投项目总投资 60,079.11 万元,募集资金不足的缺口部分公司将采用自有资
金或自筹资金等方式解决。
工程及装修、设备购置与安装、人员招聘培训、试生产/投产等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年(T+1) 第二年(T+2)
序号 工作内容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项目前期
工作
土建工程
及装修
设备购置
及安装
人员招聘
培训
验收&系
统调试
本项目还需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及办理环评、能评等相关手续。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作为全球最大的橡胶加工国,中国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与持续扩张的市场需
求,在全球橡胶精密零部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与工业机械行
业的迅猛发展,橡胶精密零部件获得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橡胶加工行业作为我国重点
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得到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2023 年 12 月,国家发
"纳入鼓励类产业;2023 年 11 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乘用车空气悬架用空气
弹簧技术规范》(T/CSAE 312-2023),系统构建了气密性、弹性特性等关键技术指
标体系,填补了该领域标准空白;2020 年 11 月《橡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纲
要》则聚焦质量提升与智能制造,着力构建现代化橡胶工业体系;2020 年 10 月发布
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更将轻量化底盘技术列为重点突破方向,空气弹簧轻
量化属于底盘轻量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更智能、更舒适、更安全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能源
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对橡胶精密零部件的需求也将持续攀升。据 QYResearch,2023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橡胶成型市场销售额达到 2,293 亿元,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2,929
亿元,2024-2030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3.5%。
在汽车热管理领域,随着行业对乘坐体验与隔热性能的要求持续提升,叠加汽车
智能化与电气化快速推进带来的车内电子元件数量急剧增加,市场对高效热管理系
统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推动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 QYResearch 数据显
示,2023 年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约为 4,088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将增至 5,324 亿元,
在空气悬架系统方面,伴随汽车电动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空气悬架系统凭借
卓越性能,在优化车辆舒适性与操控性方面的作用愈发关键,其市场规模和渗透率也
在持续提升。根据盖世汽车的数据,2024 年,国内标配空气悬挂的新车销量约为 81.6
万辆,渗透率仅为 3.6%,提升空间巨大。乘用车领域,预计到 2025 年空气悬架渗透
率约 15%,国内市场规模约 266.76 亿元,2023-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4.38%;
商用车领域,预计到 2025 年国内空气悬架市场规模约 49.28 亿元,2023-2025 年年均
复合增长率为 10.75%。
实的技术支撑与质量保障
在技术工艺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确保产品与技
术始终与国内外先进水平保持同步。通过多年的技术投入与研发积累,公司在生产线
设计、产品配方设计、工艺优化、结构创新、性能检测等领域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
在研发方面,公司先后建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
和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并通过了 CNAS 国家认可实验室认证。公司以新配方研发、
新工艺优化、新产品衍生、新领域拓展为核心方向,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
产品质量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一线汽车品牌对供应商要
求非常高,只有具备优秀的品质管控能力,才能成为汽车品牌商的长期供应商。为
此,公司构建了全方位的质量管控体系,且已通过 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障
公司凭借产品品质优异、产品型号丰富、售后服务良好等优势,实现了较高的客
户满意度及较强的行业影响力。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吉利汽
车、长安汽车、东风日产、纳威斯达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厂,以及康明斯、迈乐、米其
林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公司充分发挥品牌商客户的渠道优势,提升售后服务市场
的销售能力。由于整车制造商对供应商的筛选标准严苛,一旦建立合作关系,出于对
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的考量,通常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同时,公司积极响应下游
知名厂商的需求,开展产品设计开发与定制化服务,持续增强客户粘性。此外,公司
依托“米其林”品牌授权,借助米其林在全球的品牌和市场认可度,成功打开了国际市
场。2024 年公司与更多国际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出口到欧洲、东南亚、南美
洲、中东等多个地区。
(三)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本项目的财务测算,预计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7.51 年,税后内
部收益率 15.83%,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较好。该经济效益分析为公司结合
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预期而作出的测算,不构成对公司未来业绩的承诺。
(四)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本次投资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将得到有力扩充。尽管公司已对项目的产品市
场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并在市场拓展、人才储备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做了充分
准备,但如果后期市场情况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将存在由于新增产能过多而导致
的产品滞销风险。
针对市场风险,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对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状况进行
及时跟踪分析,科学分解销售目标、回款目标,在巩固既有市场地位的同时,积极
开拓新市场,严格控制销售风险;确保持续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
附加值;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再造等措施,有效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
市场竞争力。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已针对优秀人才实施了相应的
激励措施,对稳定公司核心技术团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增
长,企业对于核心技术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加强核心技术人员
的引进、激励和保护力度,则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将对公司新产品的持
续研发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的储备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以吸引保留技术人才:持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
招聘评估体系、培训体系、薪酬福利体系、绩效评估体系、晋升开发体系和团队管
理体系;在人员的选择和任用上根据岗位特点选择“合适”的人才,最大化优秀人才
的价值实现,降低人才流动;保持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人力资源储备,为公司业务的
扩张作好准备。
随着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的收入和资产规模会进一步扩
大,员工人数也将相应增加,这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品研发、质量管控、资源
整合、市场开拓、内部控制、财务规范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的组织模
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未能随业务规模扩大及时优化及提升,将使公司一定程度
上面临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公司在快速成长中可能出现的管理风险,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按照《公
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增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以引进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管理队伍素质,特别是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公司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
与公司的利益相结合,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技术、财务、质量、
现场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本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会对
公司现有业务及经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
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公司将严格遵守《上市公
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
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以及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加强募集资金
使用的内部与外部监督,确保募集资金使用合法、有效。
五、公司履行的决策程序
(一)董事会意见
董事会认为:公司本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提高了募集资金使用
效率,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本次
变更事项决策程序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
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
规范运作》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董事会一致同意本次变更事项。
(二)监事会意见
经审核,公司监事会认为:本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决策程序,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形。监事会同意公司使
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事项。
六、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公司本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已经公司董
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并将提交股东会审议。公司本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
新项目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深圳证
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
—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要求。本次变更
事项尚需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综上,保荐机构对公司本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事项无异议。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