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安永华明(2025)专字第70013360_A02号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我
们审计了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
效性。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
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企业
董事会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
审计意见,并对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进行披露。
三、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的可能性。此外,由于
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
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风险。
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
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A member firm of 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续)
安永华明(2025)专字第70013360_A02号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页无正文)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赵宇虹
中国注册会计师:陈帅
中国 北京 2025 年 3 月 28 日
A member firm of 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公司代码:601992 公司简称:金隅集团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
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
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
评价。
一. 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
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
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
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
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
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是 √否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
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
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适用 √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
的因素。
√是 □否
√是 □否
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指标 占比(%)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之比 96.71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之 98.81
比
包括公司内控手册及下属企业内控手册中涉及公司层面控制的各项要素,业务层面控制中涉及资
金活动、采购及生产活动、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
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人力资源、产品质量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披露等各类内
控流程。
包括资金活动、采购及生产活动、资产管理、销售业务、工程项目、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
理等业务流程。
在重大遗漏
□是 √否
□是 √否
无
(二).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公司和下属企业的内部控制手册,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是 √否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
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
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内控缺陷所影响 ≥整体重要性水平 占整体重要性比例的 <整体重要性水平的 20%
的财务数据金额 20%-100%
说明:
公司将总资产、净利润作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财务指标(合并/母公司/子公司) 重要性水平
总资产 0.5%
净利润 5%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发现公司管理层存在的任何程度的舞弊;
●已经发现并报告给管理层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在经过合理的时间后,并未加以
改正;
●内部控制环境无效;
●影响收益趋势的缺陷;
●影响关联交易总额超过股东批准的关联交易额度的缺陷;
●外部审计发现的重大错报不是由公司首先发现的;
●其他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正确判断的缺陷。
重要缺陷 ●已经发现并报告给管理层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在经过合理的时间后,整改不全
面,不彻底;
●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会计计量不及时、不准确,造成信息滞后或信息错误;
●财务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其他与财务报告有关内部控制缺陷。
说明:
无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直接资产损失金 20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2000 万元 1000 万元以下
额
说明:
无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缺乏民主决策程序;
●决策程序导致重大失误;
●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流失严重;
●媒体频现负面新闻,涉及面广;
●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体系失效;
●内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
重要缺陷 ●民主决策程序存在但不够完善;
●决策程序导致出现一般失误;
●违反企业内部规章,形成损失;
●关键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
●媒体出现负面新闻,波及局部区域;
●重要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
●内部控制重要或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
一般缺陷 ●决策程序效率不高;
●违反内部规章,但未形成损失;
●一般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
●媒体出现负面新闻,但影响不大;
●一般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
●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
●存在其他缺陷。
说明:
无
(三).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内部控制流程在日常运行中存在一些一般缺陷,但由于公司内部控制设有自我评价和内部审计的
双重监督机制,使风险可控,对公司财务报告不构成影响。
缺陷
□是 √否
缺陷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内部控制流程在日常运行中存在一些一般缺陷,但由于公司内部控制设有自我评价和内部审计的
双重监督机制,使风险可控,对公司财务报告不构成影响。
大缺陷
□是 √否
要缺陷
□是 √否
四. 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化部门职责权限,充分发挥总部战略决策中心、资本运营中心、资产监管中心和人力资源配置中心的职
能作用。进一步完善所属企业管控模式,明确管理层级,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合规内
控体系建设,一是着力完善规章制度体系,更新各类规章制度,编纂完成新版规章制度汇编,构建以章
程为核心、以“两横三纵”为构架的规章制度体系;二是着力开展风险评估和排查,完成“合规三张清
单”编制,实现风险诊断与评估全覆盖;三是着力梳理各领域岗位合规义务,制定岗位职责清单,落实
各岗位合规管理责任;四是着力优化完善管理流程,更新编制 2024 版《内部控制(合规)管理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