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财报解读 - 正文

中晟高科剥离低效资产显成效,前三季度净利增长276%,业绩复苏势头强劲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赵子祥 2025-10-28 20:38: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 赵子祥

10月28日,中晟高科(002778.SZ)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正式披露,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归母净利润6301.1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76.69%,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亦同比增长128.80%,盈利韧性持续凸显。

证券之星注意到,中晟高科业绩显著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年初果断剥离长期亏损的润滑油业务,集中资源深耕环保赛道,核心污水处理等业务营收稳定,毛利率维持健康水平。

与此同时,公司此前披露的控制权变更事项目前也在积极推进中,引入具备产业协同效应的战略股东,叠加布局储能赛道打开增长空间,业务重构与资本焕新双重加持下,这家聚焦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正站在价值重塑的新起点。

三季报盈利能力复苏,战略聚焦获正向回馈

经过此前剥离低效资产后的中晟高科,在2025年逐步迎来了业绩改善。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301.1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76.69%,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1245.39万元,同比增长128.80%。

单季度表现方面,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3734.59万元,归母净利润1600.19万元,同比增长185.84%,延续了上半年的盈利势头。

证券之星注意到,中晟高科业绩大幅改善的核心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公司年初果断的业务结构优化。2025年1月,中晟高科以4.57亿元完成中晟新材料100%股权出售,彻底剥离了长期亏损的润滑油生产业务,结束“润滑油+环保”双主业模式,集中资源深耕环保赛道。

这一战略调整迅速显现成效,其核心环保业务展现出强劲的盈利韧性。数据显示,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晟环境作为环保业务运营主体,已形成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土壤修复、环境工程 EPC 及环境咨询服务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年均综合污水处理量近1亿吨,厂网一体化运营管网超3000公里,土壤修复规模达10万方,废气治理能力达24万方/年。

根据此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污水处理设施委托运营实现营收6092.05万元,占总营收比重达94.87%,毛利率维持在25.47%的健康水平。

财务状况的持续优化更凸显公司资源集中后的经营高效性。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晟高科总资产9.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1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24.92%。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9492.09万元,同比增幅达1799.71%,充足的现金流为后续业务扩张和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环保行业“增量饱和、存量深耕”的转型期,中晟高科凭借聚焦主业的战略定力,实现了盈利能力与财务健康度的双重提升。

股权重构+赛道扩容,双轮驱动打开增长天花板

如果说业绩改善是战略聚焦的结果,那么今年内控制权变更与新业务布局则有望为中晟高科注入长期增长动力。2025年7月,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吴中金控的一致行动人天凯汇达,拟将所持22.35%股份以5.59亿元转让给福州千景投资,转让价格每股20.04元。截至9月29日,该事项已获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批复,控制权变更正有序推进中。

证券之星注意到,此次股权转让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入了具备强大产业协同效应的战略股东。福州千景背后的实控人翁声锦与何从夫妇,旗下中景石化集团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打造了全球最大的BOPP薄膜生产产业链,翁声锦本人被誉为“世界膜王”。

业内分析认为,若此次股权转入顺利完成,新控股股东的产业资源将为中晟高科带来技术、市场、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加速公司在环保细分赛道的整合扩张。

此外,在优化股权结构的同时,中晟高科年内也积极拓展新业务边界,切入高增长的储能赛道。2025年4月,公司公告拟增资全资子公司江苏中晟浩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其下属子公司兴建普睿(宜兴)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宜兴新建镇60MW/120MWh 储能电站项目”。

储能业务与环保主业的协同效应同样值得期待。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环保行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储能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治理等环节均与公司现有业务高度契合。

中晟高科凭借在环境工程 EPC、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熟经验,能够快速切入储能赛道并建立竞争优势。与此同时,环保业务积累的政府资源、区域市场布局也有望为储能项目的落地提供便利条件,两大业务板块若能相互赋能,也将构建起更具韧性的业务生态。

2025年对于中晟高科而言,是战略转型的攻坚年,更是价值重塑的起步年。通过剥离低效资产,公司实现了业绩扭亏为盈,彰显了环保主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引入产业资本,公司打通了产业链协同通道,为规模扩张注入强大动力;通过布局储能赛道,公司抢占了新能源发展风口,打开了长期增长空间。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家经历了业务重构与资本焕新的上市公司,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其未来的价值释放值得长期期待。(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