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间,国内农药行业龙头企业利民股份(002734.SZ)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得益于杀菌剂、杀虫剂两大核心产品量价齐升,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4.52亿元,同比增长6.69%;盈利能力亦呈现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47.13%至2.69亿元。
从季度表现来看,利民股份在一季度迎来良好开局后,二季度持续加力,单季度业绩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跃升。叠加公司百菌清、代森锰锌、阿维菌素及甲维盐等核心产品正处于景气度持续攀升的阶段,其下半年增长势头有望延续,为投资者呈现更为亮眼的业绩答卷。
产品优势凸显,市场需求拉动业绩增长
今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农化去库存周期逐渐进入尾声,部分农药产品价格逐步回暖,旺季对产品价格的拉动效应开始显现。
利民股份的核心产品包括代森锰锌、百菌清等,其中百菌清是全球最主要的多位点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之一,适用作物广,几乎没有抗性风险,产品终端市场主要为南美、北美和东南亚等地区。
2024年,南美地区受多雨气候潮湿及大豆锈病等影响,使得大豆种植户对百菌清、代森锰锌这类高性价比杀菌剂的需求激增,同时市场渠道处于低库存状态,供不应求的局面促使产品价格呈现大幅上涨。以百菌清为例,据百川盈孚,市场价格已从2024年1月的1.8万元/吨上涨至2025年5月的2.9万元/吨。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全球百菌清的总供给量约为7万吨,大部分产能集中在国内,其中利民股份的参股公司江苏新河农用化工作为百菌清行业龙头,在百菌清的全球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拥有3万吨产能。这也意味着,伴随百菌清价格以及需求的持续上涨,利民股份将深度受益于这一市场红利。
除百菌清外,公司另一杀菌剂的主导产品代森锰锌具有多位点的保护性作用,不会产生抗性,是抗性治理方案中的重要环节。百川盈孚显示,今年3月至5月,代森锰锌的市场价格从2.35万元/吨上涨至2.5万元/吨。与此同时,受惠于代森锰锌主要原材料乙二胺价格下行,成本端压力减轻,进一步增厚了产品的利润空间。
在杀虫剂领域,阿维菌素、甲维盐系列产品表现同样出色。由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增强,带动了复配产品需求的增加,加之部分厂家开工不满、转产导致市场供应紧张,据Wind及百川盈孚,2025年一季度杀虫剂阿维菌素、甲维盐价格分别为47.8、66.2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3%、31%。
总体来看,受益于旗下多个主营产品价格上涨,利民股份业绩提升显著,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28%和1373%。今年上半年,利民股份来自农用杀菌剂和农用杀虫剂的营收分别达到12.4亿元和7.48亿元,各自较上年同期增长12.36%和5.19%。分地区来看,利民股份上半年来自国外地区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2.42%至8.48亿元。
合成生物超前布局,AI技术打开成长空间
在持续巩固国内杀菌剂龙头的地位的同时,利民股份也在推动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绿色转型。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阿维菌素、甲维盐等生物发酵产品工业化开发与生产的企业,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对生物合成技术的研发投入。2024年10月,公司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与氟化学实验室正式投用,同年氟吡菌酰胺项目成功获得投资项目备案证,该项目通过采用先进可靠的“氟化学”工艺技术,实现技术和产品转型升级,将助力公司丰富产品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增长公司的盈利能力。
同样在2024年,利民股份实现对德彦智创51%股权收购,引入AI应用,通过AI技术赋能农药研发全流程,构建起“数据+算法+算力”的创新体系,实现新分子预测与试错成本优化提升农药创制效率。今年三月,德彦智创还与巴斯夫达成战略意向,双方将共同推进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
在全球化布局上,利民股份近年来加速推进“出海”战略,公司以新加坡运营中心为枢纽,深化“区域深耕+全球协同”模式。作为公司海外最大市场的南美地区,公司依托百菌清、代森锰锌的产能优势,已与当地主流农资分销商构建起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产品与市场的高效对接;在非洲市场,利民股份旗下坦桑尼亚利丰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本地化运营经验,已成长为当地销量领先的中国农药企业,2024年公司成功开拓肯尼亚市场后,进一步扩大了在非洲大陆的辐射范围,为深耕非洲农业市场奠定了更广阔的基础。
事实上,如今的利民股份早已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农药生产企业,公司将ESG理念融入全产业链,其五大生产基地均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通过持续投资、升级生产工艺,践行绿色制造与全链减碳,不仅响应了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也为公司打开了欧盟、北美等高端市场的准入通道。
未来,利民股份将遵循“存量提效、增量突破”思路,在推进绿色化学合成项目的同时,加快新化合物研发,在生物合成农药及宠物用药领域争取突破。通过构建市场新生态,研发与市场双发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