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财报解读 - 正文

粤高速2024财报:收费公路承压下的稳健与隐忧

来源:证券之星APP 2025-03-05 15:09: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25年3月,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高速")交出了2024年成绩单。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这家华南地区高速公路龙头企业展现出抗周期韧性,却也暴露出对政策高度依赖的深层隐忧。透过这份年报,我们得以窥见传统基建企业在转型期的真实生存图景。

一、业绩增速放缓:收费公路的"天花板"隐现

财报数据显示,粤高速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70亿元,同比下降6.34%;归母净利润15.62亿元,同比下滑4.39%。这是公司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降,核心业务公路运输收入同比减少6.47%,印证了收费公路行业增长触顶的行业趋势。

分路段看,广惠高速受惠龙高速、莞番高速分流影响,通行费收入锐减9.74%;京珠高速广珠段虽车流量增长6.28%,但受深中通道开通冲击,收入反而下降6.66%。唯一亮点是完成改扩建的江中高速,在车道扩容后实现25.21%的车流增长,但11.93%的收入增幅仍显效益滞后。数据印证了高速公路"投资-回报"周期拉长的行业困境:广珠段改扩建已投入29.16亿元,工程进度仅20.86%,而赣康高速受新路网分流影响,收入骤降12.81%,凸显路网竞争白热化。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2.56亿元,虽同比下降15.02%,但仍是净利润的2.08倍,印证收费公路"现金奶牛"特性。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至20.37亿元(+37.21%),显示改扩建工程正持续吞噬现金流。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3.31%,长期借款增加13.18%至67.28亿元,财务费用增至1.26亿元,资本开支压力不容小觑。

二、政策依赖症: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年报中"收费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提示,揭示了粤高速的最大软肋。作为收入完全依赖政府定价的企业,其毛利率波动完全受制于政策:2024年公路运输毛利率64.49%,同比持平,但这建立在折旧摊销成本下降7.67%的基础上。财报披露,广佛高速停止收费后,公司仍需垫付管养费用,2024年计提减值1.22亿元,这类"政策后遗症"可能成为常态。

政府补助成为利润调节器: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129.70万元,虽同比下降5.70%,但占净利润比重仍达0.72%。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对广佛高速代垫管养支出全额计提减值,这类或有负债未来可能随更多路段收费到期而暴露。

三、转型阵痛:新业务难撑大局

面对主业增长瓶颈,粤高速尝试多元化突破。2024年投资3.01亿元参股肇庆粤肇公路、江中高速等项目,并斥资1531万元布局新能源充电桩业务。但财报显示,其他业务收入仅7007.78万元,占比1.53%,同比微增2.84%。参股公司中,除国元证券贡献稳定收益外,粤普小贷、车库电桩等新兴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研发投入成为新看点:公司研发费用增长56.66%至508.38万元,聚焦智慧交通、绿色养护等领域。其中"光储充直柔一体化"新能源服务区建设已落地,但相关技术资本化率从49.74%降至32.15%,显示创新成果转化仍需时间。在传统基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粤高速的科技投入规模仍显保守。

四、股东回报:高分红下的增长焦虑

面对业绩压力,公司选择维持高分红策略:拟每10股派现5.23元,分红率70%,对应股息率约5.2%(按3月末股价测算)。这已是连续第8年分红率超60%,累计分红达118亿元。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近三年未实施股份回购,净资产收益率从17.30%降至15.52%,揭示出增长动能衰减的隐忧。

管理层似乎意识到单一主业的局限,在年报中提出"扩大有效投资"战略:计划2025年推进广惠高速改扩建核准,拓展路产并购机会。但现实挑战在于,公司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9.09%至42.90亿元,而京珠广珠段等在建工程仍需持续投入。如何在维持分红与资本开支间取得平衡,考验管理层智慧。

五、未来展望:在守成与突围间寻找平衡

粤高速的2024年财报,折射出收费公路行业的典型困境:存量资产收益受政策钳制,增量拓展面临资金与技术双重门槛。短期看,公司凭借珠三角路网区位优势,仍能维持稳定现金流;中长期则需破解三大命题:

其一,政策风险对冲。随着《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推进,公司需建立更灵活的成本传导机制。其二,科技赋能增效。年报披露的数字化养护、智慧服务区等项目,需加快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其三,多元化破局。当前新能源、金融等投资规模较小,应建立更清晰的新兴业务孵化机制。

对于投资者而言,粤高速仍是防御性配置的优质标的,但需警惕两大风险点:一是2025-2027年多个路段收费到期带来的收入缺口,二是改扩建项目回报不及预期导致的资本沉没。当公路行业的"黄金时代"渐行渐远,这家老牌国企能否在变革中蹚出新路,2025年的战略落地成效将成关键观察窗口。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