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中叶,当古腾堡的铅字在印刷机上第一次压出油墨,教会垄断的羊皮卷手抄本时代轰然崩塌。几百年后,OpenAI用高昂训练成本的GPT-4构筑起数字时代的“知识修道院”。但令人意向不到的是,这面“暴力计算+闭源垄断”的科技高墙,却被杭州西溪湿地旁的一支139人团队以一记“开源+普惠+认知”的组合拳击碎,让全球开发者窥见了技术平权的曙光。
可以说DeepSeek-R1的横空出世,令麦肯锡预测的13万亿美元AI经济盛宴从巨头俱乐部的私房菜变成全民自助餐。而这场自助餐的入场券叫做“AI商业化”。
为此本文将穿透技术迷雾,揭示DeepSeek如何破壁AI商业化的三重困境。
第一重破壁:开源阳谋改写地缘规则
DeepSeek为AI商业化的第一重破壁是开源。需要指出的是开源和闭源都各有利弊,只是在商业化的推进速度上,开源要好于闭源。这是因为闭源大模型通常受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这可能导致许多初创企业难以获取到最新的技术和资源,只能向OpenAI上交大量专利授权费,从而影响到其产品的创新速度和竞争力。
在AI商业化的进程中,若将AI大模型比作一场工业革命,闭源模式是蒸汽机锁在工厂里的旧时代,而开源则是将图纸公之于众、点燃遍地火种的颠覆时刻。2025年,中国AI创企深度求索(DeepSeek)用一场开源阳谋,撕开了技术垄断的高墙,让全球AI商业化进程骤然加速。
与此同时,开源策略更是一场精妙的AI地缘破袭战。当美国试图用CUDA架构锁死算力生态时,DeepSeek的开源社区正在孵化出适配国产芯片的算子库,这让大模型开发从重工业转向了模块化装配。
而从商业角度看,开源同样是高明的商业策略。DeepSeek的开源生态有望催生全球首个AI应用生态,当开发者们在其框架上搭建智能客服、医学影像诊断、文本创作等各类应用时,其底层架构的统治力已在悄然生长。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恰似历史上那些难以抗拒的“阳谋”。
因此,DeepSeek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AI竞赛的下半场,开源才是最高级的闭源。它用技术开放换生态霸权,用短期利润牺牲换长期标准制定权。当全球开发者夜以继日为其添砖加瓦时,这场阳谋的真正底牌已然清晰——谁掌握开源的“技术公海”,谁就能在AI商业化的汪洋中,成为所有船只必经的巴拿马运河。
第二重破壁:普惠风暴重构产业版图
DeepSeek为AI商业化的第二重破壁是低成本视角下的普惠。“大的模型投不起,小的模型还看不到赚钱能力。”有业内人士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曾经大模型领域的投资难题。
一方面,大模型的“贵”众所皆知,数千万元一次的训练成本注定了这是少数人的游戏。再叠加美元基金黄金时代落幕,风险投资也愈发谨慎。或许正是因此,大模型热潮难以带火一级市场。
而DeepSeek的出现改变了上述情况。当DeepSeek将大模型训练成本拉低两个数量级,行业出现罕见的价格死亡交叉——闭源模型的边际收益开始低于开源模型的迭代速度。这解释了为何曾经“高傲”的OpenAI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无需注册。之后又宣布面向免费和付费用户更新o3-mini的思维链。这些动作无一不在诉说着:在普惠浪潮面前,巨头们不得不放弃阳春白雪,躬身下场肉搏。
过往大模型的发展通常遵循两条曲线,一是Scaling曲线,即模型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条则是降本曲线。欧美大模型厂商预算充足,在开发新模型时对于成本的考量不严,给模型发布后的降本留下了巨大空间,之前ChatGPT、GPT-4的成本下降由欧美厂商主导,这一轮则是由中国厂商主导,且未来中国厂商的技术创新有望持续引领降本曲线。
从收费到免费,OpenAI这种转变也印证了在人类集体智慧构筑的巴别塔前,任何技术理想国的裂痕都将被开放生态的洪流冲垮。
第三重破壁:认知革命重塑生产关系
DeepSeek为AI商业化的第三重破壁是用户对AI认知的提升。除了前文提到的闭源和成本外,人对AI的接受和使用程度也会给AI大模型商业化带来难点。
在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人的因素容易被忽略,当我们讲AI对每个部门都会产生影响,AI是革命性力量的时候,要所有部门的所有人都去拥抱AI,这在很多大企业是很难的。小企业跟大企业的差别就是,大企业会觉得AI是工具的革命,而小企业一定会觉得这是革命的工具。”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之难不仅存在于公司和行业,也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心中。
无论是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还是DeepSeek-R1为代表的推理模型,都有着较高的认知门槛。普通人想要了解和触碰这些大厂实验室里的高岭之花,必须走过“拳打硅谷、脚踢华尔街”的标题党,穿过AIGC胡编乱造的信息迷雾,找到那些真实、理性、客观的信源,作为进入技术世界的锚点。
回顾DeepSeek的破圈之路,可以发现一个独特地方,那就是关于DeepSeek的技术讨论,在质量、广度、深度上有碾压式的突破,由此带来了大众广泛使用的技术普惠化进程,为DeepSeek的破圈铺平了道路,也为AI商业化开辟了出路。
随着DeepSeek的持续爆火破圈,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开始真正认识和使用AI。此正所谓“旧时王谢庭前燕,如今飞入百姓家”。
终章:面对AI变革,世界是命运共同体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DeepSeek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文明演进路线的抉择。当美国仍执着于用算力霸权维系数字殖民体系时,中国AI企业开创的“开源-普惠-认知”三角模型,正在开启新技术文明的大门。
DeepSeek等开路者正用代码构建通往这个理想国的阶梯,而阶梯延伸的方向,恰与中华文明“天下为公”的古老智慧遥相呼应。这场变革的终极图景或许就是这样的场景:当技术普惠消除稀缺性,人类将真正享用AI。